跳到主要內容

標準工時再設專組 勞工界批架牀疊屋長青網文章

2015年01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1月24日 22:35
2015年01月24日 22: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標準工時委員會昨日開會討論顧問報告,委員會主席梁智鴻指出,報告反映勞資雙方同意需要規管工時,但不能「一刀切劃線(工時)」,又指現時「答唔到」會否立法,而委員會轄下將成立第3個專責小組研究具共識的議題,強調並非拖延,會在明年3月向政府交意見。據了解,當局向委員呈交顧問公司的研究外,另有一份政府經濟顧問報告,對立法評價傾向負面。


委員會否認拖延 明年3月交意見

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認為,社會有共識處理工時過長情况,但是否立法標準工時,要考慮整體經濟和社會發展,但政府現階段無既定立場。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陳婉嫻質疑,委員會成立小組是有意拖延,批評政府無心就標時立法,又認為整個報告的「格局」是不客觀、不持平;工黨李卓人則對立法不樂觀,認為再於委員會轄下成立小組亦是「架牀疊屋」以拖延,認為應先規管員工有償加班,3至5年內立法最高工時。


委員會去年委託顧問公司研究標準工時,先後諮詢本港的商會、工會,以及對逾萬名僱主及僱員做調查。據知,報告發現本港有逾72萬人工時過長,每周達51.5小時或以上,當中飲食業每周工時最高,中位數達54小時;而整體打工仔的超時中位數為5小時(見另稿)。


政府經濟顧問對立法評價負面

據了解,除了兩份顧問公司的報告以外,當局又向委員呈交一份政府經濟顧問報告,分析標時立法對僱主、僱員及社會的影響,整體評價傾向負面。報告指工時政策對部分基層打工仔而言,可能因工時減少,令收入受影響,即使是較高薪人士,長遠或因政策令行業有結構轉變,影響就業及收入。


勞資同意規管 不能「一刀切」立法

至於僱主方面,政策可能會造成額外勞工成本,長遠不但降低盈利、令工作零散化,亦有可能將上漲成本轉嫁消費者,增加通脹壓力,影響行業競爭力及社會發展;又指在人口老化、勞動人口減少下,會加劇勞工短缺問題。


不過,委員會勞方委員兼工聯會吳秋北認為,各方有正面面對工時問題,歡迎成立小組討論;商界委員兼工業總會主席劉展灝稱,報告有助收窄委員工作範圍。現時委員會轄下已有「工時諮詢」及「工時研究」兩小組,未來的專責小組由梁智鴻領導,吳及劉二人都會加入,亦會引入委員會內的學者委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