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圖坦卡門鬍鬚弄斷長青網文章

2015年01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1月23日 06:35
2015年01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埃及有3300年歷史的文物瑰寶圖坦卡門黃金面具遭人為破壞。開羅博物館職員涉嫌在清洗時令面具上的鬍鬚折斷,卻未有上報,而是草率地以非專業方式用人造樹脂「匆匆」黏回去,造成無法挽救的損毁。


去年10月清洗弄斷 傳媒周日揭發

卡塔爾傳媒Al Araby Al Jadeed周日報道,記者遊博物館時,發現擺放於二樓圖坦卡門廳展出的法老黃金面具,鬍鬚跟下巴似乎有點歪,左邊有刮痕,右邊有團異物。匿名博物館職員披露,有人去年10月清洗面具灰塵時意外弄斷了鬍子。修理組女組長沒有依程序上報文物部,卻交由在組內工作的丈夫擅自使用黏力極強的人造樹脂黏回鬍子。更糟的是,膠水弄得太多了,黏貼時擠了一團出來,乾後凝結在下巴和鬍子間。


美聯社周三也報道了黃金面具損毁消息,指有3名因擔心招致報復而拒絕公開姓名的博物館文物復修人員指出,有上級人員命令盡速修補,可是手法並不專業,不適當地使用了人造樹脂,造成補救不了的後果。但3人說法有出入,不能斷定事出意外抑或因古物太過脆弱。


剷走過多膠水致刮痕難修補

其中一名消息人士稱,由於修補不當,面部跟鬍子原為一體的面具如今出現了斷層﹕「你可以見到一層透明的黃色。」他說﹕「不幸地,他(維修者)使用了無可挽救的物料——人造樹脂具有極強黏貼性能,是用於金屬或石頭的,可是我不認為它適用於如圖坦卡門黃金面具這麼珍貴的文物……他們卻為了盡快展出,用這種不可挽回的材料使之快乾。」


另一目擊修補過程者稱,同事剷走面具上過多的凝結人造樹脂,造成刮痕。


圖坦卡門是逾3300年前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法老,其身故木乃伊上的面具,乃以彩色玻璃和半寶石鑲嵌於黃金製成。自1922年出土以來,奉為世界文物瑰寶,也是旅遊埃及人士必然參觀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


綜合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