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去年10月,John Galliano高調加盟Maison Martin Margiela,為品牌重獲久違的話題性。最近這位舞台王者率先在倫敦發布高級訂製服系列,結合自家華麗舞台感及Margiela簽名式的解構主義,贏得掌聲如雷,而舞台下卻有人質疑其聲勢能持續多久,亦有人拿新人事與從前比對。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與其看着MMM在創作團隊主理下愈來愈跌watt,不如期待品牌在JG麾下變奏出一個怎樣的新風貌。
Galliano偏離MMM一向軌道
現今新人上場,首要是變革品牌,打造全新面貌,最直截了當莫過於改個新名子或商標,像Hedi Slimane為品牌易名Saint Laurent、J.W.Anderson 改了Loewe的商標。John Galliano上任後,雖沒有大事宣揚新形象新理念,但挑通眼眉的人就會發現,首個高訂發布的同時,品牌已經靜悄悄除下創辦人Martin的名號,更名為Maison Margiela。高訂發布日亦不定於下周舉行的巴黎高級訂製服時裝周,反而早早於上周率先在倫敦行騷。品牌母公司OTB的老闆Renzo Rosso解釋因為JG發迹於倫敦,飲水思源,希望他在倫敦有個全新的開始。
JG的首個Artisanal高訂系列向Margiela對細節的堅持及精緻的手工致敬,甫出場淺啡色麂皮連身外套以黑色玩具車仔圍邊,接着以胸口掛着布料堆砌、猶如面譜的立體裝飾,中後階段設計偏向簡單,黑紅色利落線條不乏Margiela簽名式的解構主義及raw edge,衣飾不離精細的釘珠以突顯品牌高訂級的手藝水準。JG亦為系列注入自己專擅的舞台感,亦有以大幅的雪紡及飄逸布料營造昔日Dior時期般的浪漫唯美感。融合雙方之長,這個就是Margiela跟JG所產生的化學作用。John Galliano謝幕時跟從Margiela固有團隊的傳統,穿著一件實驗室白袍、梳了熨貼的蛋撻頭徐徐從後台行出來,昔日的王者回來了,帶着追夢者回到那既繁華又醉生夢死的時裝舞台。
設計者講故事 染紅了舞台
有人說Margiela跟JG絕非完美一對,看罷這個春夏系列,便可正式跟品牌道別,因JG捉不到品牌神髓,失去了Margiela之所以為Margiela的吸引力。無疑,創辦人Martin Margiela在位時,一直以解構、重組、再生的美學見稱,設計極具概念性。1989年的首個發布,模特兒穿著充滿紅色油漆的襪子在純白舞台上,每走一步所留下的血紅足迹,現場觀眾對其表達方式莫不嘩然。在他手中,就算是破舊的紗裙、屠夫穿過的皮圍裙、手套、假髮等,都能得到重生。他做的不是美麗又可穿性高的衣服,但每件設計都有故事、有生命。儘管他低調得近乎絕迹人前,極少接受訪問,亦從不謝幕,但其造詣足使他不跟任何媒體打交道亦得以聲名鵲起。可惜2008年大師急流勇退,設計重任交回舊部團隊負責,縱解構主義仍在,失去了領頭將軍,始終是畫虎畫皮難畫骨。
是龍是蛇 還看成衣系列見真章
Margiela創作總監之職一直懸空,至去年10月才宣布由John Galliano接任。海明威說過,人們花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60年來學會閉嘴,JG在3年前因為歧視言論被Dior怒炒後一直韜光養晦,用了3年時間管好自己的舌頭,至上年才為Óscar de la Renta擔任了3個月客席設計師,為回歸時裝界試水溫。早前Óscar de la Renta離世,外界有揣測他會否接任其位。後來塵埃落定,JG接手Margiela,據說OTB的老闆Renzo Rosso在Dior時代已非常欣賞JG,相信兩者會爆出火花。當然,單從這剛發布的高訂系列便判定JG與Margiela是相生還是相剋未免言之尚早,畢竟高訂是無償的奢華,是時裝界的藝術品,非以賣錢為目標,是龍是蛇,再多看一兩季成衣系列再下定論也不遲。Margiela找來JG也不過希望製造話題改革品牌,若生意數字沒有一點起色,相信再次被掃地出門也是在所難免。
文﹕Nicole Tse
圖﹕imaxtree.com
統籌﹕John Wan
編輯﹕何敏慧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Galliano偏離MMM一向軌道
現今新人上場,首要是變革品牌,打造全新面貌,最直截了當莫過於改個新名子或商標,像Hedi Slimane為品牌易名Saint Laurent、J.W.Anderson 改了Loewe的商標。John Galliano上任後,雖沒有大事宣揚新形象新理念,但挑通眼眉的人就會發現,首個高訂發布的同時,品牌已經靜悄悄除下創辦人Martin的名號,更名為Maison Margiela。高訂發布日亦不定於下周舉行的巴黎高級訂製服時裝周,反而早早於上周率先在倫敦行騷。品牌母公司OTB的老闆Renzo Rosso解釋因為JG發迹於倫敦,飲水思源,希望他在倫敦有個全新的開始。
JG的首個Artisanal高訂系列向Margiela對細節的堅持及精緻的手工致敬,甫出場淺啡色麂皮連身外套以黑色玩具車仔圍邊,接着以胸口掛着布料堆砌、猶如面譜的立體裝飾,中後階段設計偏向簡單,黑紅色利落線條不乏Margiela簽名式的解構主義及raw edge,衣飾不離精細的釘珠以突顯品牌高訂級的手藝水準。JG亦為系列注入自己專擅的舞台感,亦有以大幅的雪紡及飄逸布料營造昔日Dior時期般的浪漫唯美感。融合雙方之長,這個就是Margiela跟JG所產生的化學作用。John Galliano謝幕時跟從Margiela固有團隊的傳統,穿著一件實驗室白袍、梳了熨貼的蛋撻頭徐徐從後台行出來,昔日的王者回來了,帶着追夢者回到那既繁華又醉生夢死的時裝舞台。
設計者講故事 染紅了舞台
有人說Margiela跟JG絕非完美一對,看罷這個春夏系列,便可正式跟品牌道別,因JG捉不到品牌神髓,失去了Margiela之所以為Margiela的吸引力。無疑,創辦人Martin Margiela在位時,一直以解構、重組、再生的美學見稱,設計極具概念性。1989年的首個發布,模特兒穿著充滿紅色油漆的襪子在純白舞台上,每走一步所留下的血紅足迹,現場觀眾對其表達方式莫不嘩然。在他手中,就算是破舊的紗裙、屠夫穿過的皮圍裙、手套、假髮等,都能得到重生。他做的不是美麗又可穿性高的衣服,但每件設計都有故事、有生命。儘管他低調得近乎絕迹人前,極少接受訪問,亦從不謝幕,但其造詣足使他不跟任何媒體打交道亦得以聲名鵲起。可惜2008年大師急流勇退,設計重任交回舊部團隊負責,縱解構主義仍在,失去了領頭將軍,始終是畫虎畫皮難畫骨。
是龍是蛇 還看成衣系列見真章
Margiela創作總監之職一直懸空,至去年10月才宣布由John Galliano接任。海明威說過,人們花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60年來學會閉嘴,JG在3年前因為歧視言論被Dior怒炒後一直韜光養晦,用了3年時間管好自己的舌頭,至上年才為Óscar de la Renta擔任了3個月客席設計師,為回歸時裝界試水溫。早前Óscar de la Renta離世,外界有揣測他會否接任其位。後來塵埃落定,JG接手Margiela,據說OTB的老闆Renzo Rosso在Dior時代已非常欣賞JG,相信兩者會爆出火花。當然,單從這剛發布的高訂系列便判定JG與Margiela是相生還是相剋未免言之尚早,畢竟高訂是無償的奢華,是時裝界的藝術品,非以賣錢為目標,是龍是蛇,再多看一兩季成衣系列再下定論也不遲。Margiela找來JG也不過希望製造話題改革品牌,若生意數字沒有一點起色,相信再次被掃地出門也是在所難免。
文﹕Nicole Tse
圖﹕imaxtree.com
統籌﹕John Wan
編輯﹕何敏慧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