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達湯君明:現入市危險 忍耐為上長青網文章

2015年01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1月22日 06:35
2015年01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自2003年SARS後香港樓市大漲小回,現在不少人已漸形成樓價只升不跌的觀念。擁有40年地產投資經驗、旗下物業市值逾百億元的科達地產主席湯君明卻認為,現時除非計清楚負擔能力,也只能自住或作極長線投資才可買樓,否則現時高追入市極為危險,「忍耐」方為上策,甚至可趁有「靚價」減持。


恒基地產(0012)主席、人稱「四叔」的李兆基日前稱香港樓市接近見頂,湯君明對此極為佩服。「四叔是賣樓的,也說真話的勸大家不要衝動買樓,一來他已搵夠,二來說真話,過兩年樓市調整後不會被人罵。」


料港樓市內部問題致大調整

湯指出,1997年樓價大跌和2008年的急速調整,主要因為出現了亞洲金融風暴和金融海嘯的外圍不利因素,而今次卻不同,他預料樓價將出現大調整,是因為內部出了問題。「樓價實在太貴,新界舊樓呎價動輒過萬元,樓價再升,供樓支出隨時超過收入一半,(業主)不用吃、不用其他消費?而更重要是供應會大增,就算是鹹水,也會被冲淡。」


他進一步解釋,現屆政府與曾蔭權時代不同,不斷推地,有關地皮興建樓宇將陸續落成,樓價高企便不得不調整。「就看看內地和台灣,早幾年還不是說樓價不會跌?結果呢?新供應愈來愈多,大陸樓價還不是要跌?台灣樓價也較近年高位跌了兩成。」


買樓屬長線投資 勿盲目高追

「買樓投資,最是考驗人性,高位時人人搶貨,低位時人人賣樓。我也曾受過教訓,曾在樓市低潮賣了一些靚物業,其實當時又不是等錢使,只是物業租不出便賣走了,現在市况熾熱,我近兩年也沒有入市,最重要是忍耐。」


湯君明分享他的物業投資之道,「香港樓價極長線而言是一浪高於一浪,所以若是長線投資,贏面便高,但這便要講究實力和耐性,不要盲目高追,如能以低價買到好盤,便要長線持有,而現在市場是價錢高,好盤少,可以獲洽購的卻多是差的物業。」


長揸較短炒更加賺錢

他又以朋友「摩王」黎汝遠的投資策略作對比,「以前黎汝遠最喜歡短炒『摩貨』(未完成交易已轉售),以10%作訂金入貨,升一成便出售,看似升一倍,好好賺,但扣除佣金及稅項,實際只賺得約6%,且不是鋪鋪賺。我卻是長揸,賣出物業往往賺數倍以至10倍,那要短炒多少轉?」


「我曾作比喻,我和黎汝遠投資物業的分別,我是如烏龜的一步踏一步,最後走到終點大賺,他就如電兔,起步是快,中間卻可能已撞樹,去不到終點。」


投資原則:不合伙不放數

湯又說他從多年來的投資經驗,總結出3個原則。「一是不和人合伙,以免爭拗影響成績;二是不做『喊口』生意,不少銀行叫我擁有龐大現金,不如去放數,我卻覺得來借錢都是『喊口喊臉』,賺了他們的錢也不開心;最後是不和『樣衰』或『乞人憎』的人做生意。」


明報記者 陸振球

攝影 李紹昌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