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北京聞風﹕台港政治內耗 或失沿海新商機長青網文章

2014年12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12月05日 06:35
2014年12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據北京人士透露,在年終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之前,北京正在對經濟規劃進行「由西向東」的重新定位,逐步調整過去重視西部的戰略,在「十三五」期間回到東部,這一轉向的關鍵是強調開放與升級的重要性。


規劃重心改 領導屢訪東部

仔細查看不難發現,近期北京掌管經濟的領導人紛紛前往東部調研:習近平前往福建,李克強前往浙江,張高麗則在江蘇調研。此前習近平的重要智囊劉鶴也前往江蘇調研,為年終經濟工作會做準備。


12月2日,長江三角洲主要領導座談會在上海召開,上海、浙江、江蘇、安徽的一二把手罕見全部出席。這一機制由習近平當年創立,旨在打破行政界限,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打造世界級城市群。


分析人士指出,開放是此次「由西向東」轉向的關鍵,將以上海自貿區為中心,複製經驗開闢新的自貿區,推動對內對外全面開放,與TPP等更高標準的自貿規則銜接,以「一帶一路」戰略推動企業「走出去」。


滬自貿區為中心 「一帶一路」推動

台灣和香港作為東部沿海經濟圈的重要參與者,理應在此次經濟轉向中受益。但接近決策層人士提醒,台港當前都處在政治內耗的過程中,很可能因此無法抓住機遇,進而導致經濟受損。


台灣方面,國民黨在「九合一」敗選後亂作一團,兩岸服貿、貨貿通過均遙遙無期。「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一直在立法機構關卡,民進黨團原說「九合一」選後再談,現在「九合一」民進黨大勝,調整兩岸政策壓力減少,對該條例必然加倍「吹毛求疵」。


香港的未來處在「佔中」帶來的不確定之中,短期會導致特區政府沒有餘力參與內地經濟規劃,長期則可能影響香港的法治環境與外來投資者的信心。


日前,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競爭力研究所公布報告顯示,社會內耗使港台的競爭力進一步落後。今年公布的競爭力排名中,廣東、江蘇排名第一、第二,台灣和香港則名列第三、第五。


北京人士指出,在「十三五」期間,東部沿海將會繼續快速發展。如果台港內耗繼續,其他東部城市將取而代之,例如香港的金融服務優勢為上海所替代,台灣的電子產品受到廣東廠家的競爭等。


文﹕鍾鳴九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