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朋輩易比併 想清手機用途長青網文章

2014年12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12月02日 21:35
2014年12月02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科技要鬥快,追追趕趕間令人迷失,成人尚且把持不住,更何况是小孩。註冊社工李淑輝指出,家長在衡量子女是否需要使用智能電話時,最重要看其實際需要,「如果子女尚年幼,其電話的主要用途是與父母聯絡;但如果子女已升中,用手機除了與父母聯絡,也可能涉及與朋友、同學間互動及做功課等,多了社交用途。」她指一切要看實際需要,家長教育子女看待手機時,應理解只屬基本溝通工具,而非為追逐奢侈品。


注意孩子自律能力

除了家庭環境的限制,另一樣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子女的自律能力,「如果子女沉迷使用智能手機,手機功能太多,但他又不能控制自己,則變成好心做壞事。」


手機用來炫耀?

李淑輝笑說自己也只是用兩年前的舊款手機,她認為手機日新月異,斷不能無止境地追求。「最好要讓子女參與其中,買手機時需要他自己也出一份錢,才懂得珍惜。」但面對朋友間的「比併」,她明白家長與子女也有壓力。「如子女沒有智能手機,家長也擔心別人笑子女outdated,同樣地子女也會覺得『人有我無』而不高興。」但她強調家長要清楚自己心態,智能手機是用來炫耀,還是有實際需要,「他人的訕笑是真的重要嗎?」她寄語家長及子女也要想清楚用智能手機的原來目的。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