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基本法教育 教界五大難長青網文章

2014年11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11月24日 06:35
2014年11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年輕人是佔領運動的主力軍,特首梁振英早前曾指未來要加強青年工作,包括加大力度向青年推廣《基本法》。教育界認同學生要讀《基本法》,但推行時面對教材內容枯燥艱澀、教學時間不足、課程編排不清晰、相關師訓不足、擔心成為國教科風波翻版等五大難題。政府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委員黃均瑜稱,對學校而言,「《基本法》教育仍是可有可無」,未來要重新檢討策略。


教局:一直融入不同學科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一直有推動基本法教育,讓學生了解「一國兩制」在港實踐,並將有關內容融入不同學科,如小學常識科、初中生活與社會科、高中通識科「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單元。教局亦有製作教材,並會舉辦研討會和工作坊。


教聯:學校感可有可無 需檢討策略

本報訪問多名教育界人士,總結出推行基本法教育時,面對內容枯燥艱澀、教學時間不足、課程編排不清晰、相關師訓不足、擔心成為國教科風波翻版等五大難題。


身兼教聯會會長的黃均瑜表示,「基本法教育仍是可有可無」,如1997年前社會擔心回歸影響,學校十分關注基本法並會邀請專家到校演講,但回歸後基本法的重要度降低,學校「覺得重要才抽時間教」。


黃均瑜認為,基本法教育最大困難是課程緊迫、師訓不足,以及內容艱深。如基本法含160條條文,老師「應該先教哪一個課題呢?」而教育局除提供教材、舉辦教師講座外便無其他支援。他認為,政改爭議及佔領行動的發生,是推廣基本法教育的契機,學校授課時只需依照原文向學生講解,如小學和初中只講基本概念,高中可討論政制發展等爭議問題,不擔心基本法教育成國教科翻版。


倡滲透式教學 重整人文學科課程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林日豐指出,因教師不是法律專家,因此教授基本法時只限於基礎知識,難與學生深入探討。他建議學界應維持採用滲透式教學,讓學生從不同學科、活動接觸基本法並且加強師資培訓。香港中學校長會主席李雪英表示,目前初中教授基本法多在人文學科內提及,但該科課程內容近年不斷膨脹,例如新增生活與社會科、新地理科課程等,令人文學科課程零散,建議若政府有意加強基本法教育,應檢討和重整初中人文學科課程。


被問及基本法教育能否令學生更愛國、日後不再參與佔領,林日豐和李雪英認為兩者沒關係,提醒政府不要將基本法變成國教科風波翻版。林解釋,大部分港人均知「一國」概念,但是否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是另一回事,並指經歷國教科風波和佔領運動,基本法教育有所倒退。李說,不少佔領學生和佔中三子均認識基本法,但不滿部分條文,如特首要經提委會提名,認為學生有必要學基本法,但推基本法教育不應涉政治目的,或變成另類愛國教育。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