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試圖擺脫延續了兩千多年封建制度「人治」陰影,日前結束的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明確了「法治中國」的目標和路線圖。
中國有悠久的封建統治歷史,但只有不長的現代法治史。1949年中共執政後,於1954年頒布了第一部憲法,後毛澤東發動「文革」,法制基本成一紙空文。1979年中共首次在文件中使用「法治」概念,上世紀80年代中共有領導人强調執政黨必須在法律框架內活動,2011年中國政府宣布內地已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但當今內地,「人治」的色彩依然濃厚,一些黨政官員於歷史上形成的「特權觀念」、「以言代法」、「權大於法」等思維十分頑固,從而導致以權壓法、徇私枉法依然存在,司法的公信力和權威未能有效確立。著名法學家江平指出,雖然近些年來依法治國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紅頭文件代法、以權壓法、以權亂法」現象依然存在;更有甚者,個別黨員領導幹部帶頭破壞法治,以個人意志代替黨紀國法。
實現法制中國尚需經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過程。 曾在中共政治局講授法治課的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主任胡建淼指出,中共走過了36年的法治歷程,取得了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中國法治建設是一項漸進工程,需要時間。不要以為在中國一天、一月、一年或者十年就能全面實現法治」。
有法不依 執法不嚴
亦有許多學者認為,當下中國並非法律不健全,而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近期的反腐實踐表明,對公權力制度約束的缺位導致貪污腐敗之風未能有效遏制,涉案數額不斷遞增、所涉高官不斷升級、各種權錢交易和官商勾結現象備受詬病。
近些年,食品安全事件、環境污染案件、重大生產事故等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於內地法治現狀以及法治水平的客觀評價。甚至有不少人認為,過去若干年的法治是原地踏步,甚至是倒退。
由於內地特殊的政治體制,許多政策和措施的推進落實須有最高領導人的推動方可見到成效,習近平執政後,以打擊腐敗官員為突破口,迅速樹立了在黨內的絕對權威,此次又主導「法制中國」的建立,外界對其寄予厚望,希望這位擁有法學博士學位的領導人以强力手段加速內地的法治建設進程。這對於習近平以及這一屆中共領導集體可謂任重道遠,而從四中全會的公報中,人們可以看到習近平與中南海的决心,也看到了法制中國的藍圖。
中國有悠久的封建統治歷史,但只有不長的現代法治史。1949年中共執政後,於1954年頒布了第一部憲法,後毛澤東發動「文革」,法制基本成一紙空文。1979年中共首次在文件中使用「法治」概念,上世紀80年代中共有領導人强調執政黨必須在法律框架內活動,2011年中國政府宣布內地已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但當今內地,「人治」的色彩依然濃厚,一些黨政官員於歷史上形成的「特權觀念」、「以言代法」、「權大於法」等思維十分頑固,從而導致以權壓法、徇私枉法依然存在,司法的公信力和權威未能有效確立。著名法學家江平指出,雖然近些年來依法治國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紅頭文件代法、以權壓法、以權亂法」現象依然存在;更有甚者,個別黨員領導幹部帶頭破壞法治,以個人意志代替黨紀國法。
實現法制中國尚需經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過程。 曾在中共政治局講授法治課的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主任胡建淼指出,中共走過了36年的法治歷程,取得了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中國法治建設是一項漸進工程,需要時間。不要以為在中國一天、一月、一年或者十年就能全面實現法治」。
有法不依 執法不嚴
亦有許多學者認為,當下中國並非法律不健全,而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近期的反腐實踐表明,對公權力制度約束的缺位導致貪污腐敗之風未能有效遏制,涉案數額不斷遞增、所涉高官不斷升級、各種權錢交易和官商勾結現象備受詬病。
近些年,食品安全事件、環境污染案件、重大生產事故等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於內地法治現狀以及法治水平的客觀評價。甚至有不少人認為,過去若干年的法治是原地踏步,甚至是倒退。
由於內地特殊的政治體制,許多政策和措施的推進落實須有最高領導人的推動方可見到成效,習近平執政後,以打擊腐敗官員為突破口,迅速樹立了在黨內的絕對權威,此次又主導「法制中國」的建立,外界對其寄予厚望,希望這位擁有法學博士學位的領導人以强力手段加速內地的法治建設進程。這對於習近平以及這一屆中共領導集體可謂任重道遠,而從四中全會的公報中,人們可以看到習近平與中南海的决心,也看到了法制中國的藍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