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穩步經營3年後,2012年,派悅坊把第一間實體店開在上海,招攬新的客戶群。另一邊,公司規模愈做愈大,創辦人之一的王倞坦言,內部管理也必須作出轉變。
對於網店和實體店的區別,王倞表示,原本只做線上及外賣時,其實購買門檻頗高,要訂購超過100元才送外賣。現在花20多塊就能體驗一下,降低了嘗試的門檻,可以讓更多客戶嘗試我們的產品,王倞說:「到門店和客戶面對面是更好的溝通渠道」。
完備資料庫 記錄消費者口味
在北京、上海合共開了4間實體店後,王倞表示,目前銷售還談不上成倍的增長,但實體店的幫助不小。至於如何線上線下更好的聯動,未來王倞希望可以建立一個強大的會員管理系統,打通線上線下,把客戶的喜好、甚至瑣事都一一記錄,隨時掌握,她謙虛表示,現在的客戶系統還遠未達到。
告別家族式小作坊 員工逾百
如今的派悅坊已經告別當初家族式的小作坊,進化到擁有100多名員工的小型企業。單憑感情的經營方式必然無法繼續。管理背景出身的王倞,正帶領着這場變革,從家族化走向公司化。她坦言,這種轉變並不容易,好像孩子斷奶,而這其中最難轉變的是老員工的思考方式。「昨天還稱兄道弟,今天要叫xx總、xx總,他們會迷失。作為領導者,我必須盡全力帶領下屬完成轉變。」
營運轉變 思想也要跟着變
王倞說,這種轉變沒有靈丹妙藥,需要的是與員工不斷的溝通,讓他們明白轉變,令大家目標一致,齊心協力,這樣才能擴張,並且不斷有新人加入。「完成不好的話,他們可能會離我而去。而現在,我們正在轉變的過程中,可能要數年時間。」
對於網店和實體店的區別,王倞表示,原本只做線上及外賣時,其實購買門檻頗高,要訂購超過100元才送外賣。現在花20多塊就能體驗一下,降低了嘗試的門檻,可以讓更多客戶嘗試我們的產品,王倞說:「到門店和客戶面對面是更好的溝通渠道」。
完備資料庫 記錄消費者口味
在北京、上海合共開了4間實體店後,王倞表示,目前銷售還談不上成倍的增長,但實體店的幫助不小。至於如何線上線下更好的聯動,未來王倞希望可以建立一個強大的會員管理系統,打通線上線下,把客戶的喜好、甚至瑣事都一一記錄,隨時掌握,她謙虛表示,現在的客戶系統還遠未達到。
告別家族式小作坊 員工逾百
如今的派悅坊已經告別當初家族式的小作坊,進化到擁有100多名員工的小型企業。單憑感情的經營方式必然無法繼續。管理背景出身的王倞,正帶領着這場變革,從家族化走向公司化。她坦言,這種轉變並不容易,好像孩子斷奶,而這其中最難轉變的是老員工的思考方式。「昨天還稱兄道弟,今天要叫xx總、xx總,他們會迷失。作為領導者,我必須盡全力帶領下屬完成轉變。」
營運轉變 思想也要跟着變
王倞說,這種轉變沒有靈丹妙藥,需要的是與員工不斷的溝通,讓他們明白轉變,令大家目標一致,齊心協力,這樣才能擴張,並且不斷有新人加入。「完成不好的話,他們可能會離我而去。而現在,我們正在轉變的過程中,可能要數年時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