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預期於10月底開通的滬港通並沒有如期「通車」,引發市場議論紛紛,亦對滬港通是否將被無限期擱置表示擔憂。
事權上移 待最高層拍板
今年4月10日香港證監會與內地證監會聯合公告稱,從聯合公告之日起至滬港通正式啟動,需要約6個月時間準備。以此計算,市場普遍預計滬港通項目將在10月底啟動。
然而,據港交所日前發布的公告顯示,截至26日,港交所尚未取得啟動滬港通的相關批准,因此並無實施滬港通的確實日期。
關於滬港通推遲的原因,有諸如兩地稅收差異、機構準備時間不足等說法,但若細細推敲,滬港通延緩的最主要原因,應該是市場之外的因素,即目前香港社會所面對的「佔中」事件的影響。
據接近中國證監會的人士透露,滬港通開啟的決策權不在交易所亦不在兩地證監會,須待最高層擇機拍板。由於滬港通影響較大,一個穩定的投資環境可能是高層決定的重要考量。
內地當局認為,持續至今的「佔中」事件,給香港經濟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也嚴重影響了香港社會的穩定。在這種情况下開通滬港通,將內地投資者帶到一個不穩定的市場環境之中,無疑是對投資者不負責的做法。與此同時,亦有可能對滬港通業務本身的開展帶來新的風險,這顯然不是高層願意看到的。
關於滬港通被無限期擱置的猜想,中國證監會出面安撫市場。證監會副主席姚剛30日在京表示,滬港通試點的各項準備工作已處於最後階段。
準備工作已成熟
儘管證監會並未擁有啟動的「按鈕權」,但此舉至少透露相關準備工作仍在進行,而非被擱置。業內人士透露,上海證券交易所近日對多家券商發出通知,稱將於11月1日進行新一輪「滬港通」系統測試,這同樣意味着滬港通的推出工作又步入「正軌」,或許隨時都有可能開通。
有知情人士透露,滬港通在過去一段時間內亦備受國際關注,屬於「國策」級別的政策,即使之前進行過諸多測試,且無論是券商還是兩地的交易所,清算公司等已經準備就緒,為了穩妥起見,未來的這些測試流程都極有可能會重新再做一遍。但由於之前的測試都已經有序進行過,所以重新測試並不麻煩,預計年內仍有望推出滬港通。
內地與全球資本互通勢加速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市場,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舞台。「滬港通」這一設計亦並非單純給香港送大禮,亦有拓展境外人民幣的投資管道、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的考慮,故是大勢所趨。
就上述意義而言,目前全球各地星星之火般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其實個個都將是未來內地資本市場互通的選項之一。此外,除了滬港通,事實上,台灣、新加坡等地已經在着手籌備迎接「滬台通」、「滬新通」。
馮其十
事權上移 待最高層拍板
今年4月10日香港證監會與內地證監會聯合公告稱,從聯合公告之日起至滬港通正式啟動,需要約6個月時間準備。以此計算,市場普遍預計滬港通項目將在10月底啟動。
然而,據港交所日前發布的公告顯示,截至26日,港交所尚未取得啟動滬港通的相關批准,因此並無實施滬港通的確實日期。
關於滬港通推遲的原因,有諸如兩地稅收差異、機構準備時間不足等說法,但若細細推敲,滬港通延緩的最主要原因,應該是市場之外的因素,即目前香港社會所面對的「佔中」事件的影響。
據接近中國證監會的人士透露,滬港通開啟的決策權不在交易所亦不在兩地證監會,須待最高層擇機拍板。由於滬港通影響較大,一個穩定的投資環境可能是高層決定的重要考量。
內地當局認為,持續至今的「佔中」事件,給香港經濟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也嚴重影響了香港社會的穩定。在這種情况下開通滬港通,將內地投資者帶到一個不穩定的市場環境之中,無疑是對投資者不負責的做法。與此同時,亦有可能對滬港通業務本身的開展帶來新的風險,這顯然不是高層願意看到的。
關於滬港通被無限期擱置的猜想,中國證監會出面安撫市場。證監會副主席姚剛30日在京表示,滬港通試點的各項準備工作已處於最後階段。
準備工作已成熟
儘管證監會並未擁有啟動的「按鈕權」,但此舉至少透露相關準備工作仍在進行,而非被擱置。業內人士透露,上海證券交易所近日對多家券商發出通知,稱將於11月1日進行新一輪「滬港通」系統測試,這同樣意味着滬港通的推出工作又步入「正軌」,或許隨時都有可能開通。
有知情人士透露,滬港通在過去一段時間內亦備受國際關注,屬於「國策」級別的政策,即使之前進行過諸多測試,且無論是券商還是兩地的交易所,清算公司等已經準備就緒,為了穩妥起見,未來的這些測試流程都極有可能會重新再做一遍。但由於之前的測試都已經有序進行過,所以重新測試並不麻煩,預計年內仍有望推出滬港通。
內地與全球資本互通勢加速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市場,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舞台。「滬港通」這一設計亦並非單純給香港送大禮,亦有拓展境外人民幣的投資管道、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的考慮,故是大勢所趨。
就上述意義而言,目前全球各地星星之火般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其實個個都將是未來內地資本市場互通的選項之一。此外,除了滬港通,事實上,台灣、新加坡等地已經在着手籌備迎接「滬台通」、「滬新通」。
馮其十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