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中學通識教育課程向來被某些建制派批評過於「政治化」,最近更傳出政府欲削減課程有關香港政治的內容,引起教育工作者關注。事實上,古今中外當權者一直對教育又愛又恨,教育理想可以說從來都是呼之則來、揮之則去。
西方公立教育 源自保護政權
教育跟政治向來脫離不了關係,西方政府開始推動公立教育動機之一,便是防止人民威脅精英階層的統治,換言之便是培養順民。美國著名思想家愛默生1844年發表題為「New England Reformers」的演講便提到他對這心態的觀察,指出不少政客之所以提倡公立教育是出於恐懼,他如此描繪政客的心態:「這個國家將會有千計甚至百萬計選民,你必須教育他們,免得他們掐我們的喉嚨。」
這種恐懼從未自社會精英消失。為了社會發展,精英不得不藉教育培養社會所需的人才,但又害怕教育會鼓勵對社會體制的批判,危及他們的統治。美國自由派知識分子喬姆斯基(Noam Chomsky)對美國體制的態度一向極為批判,他去年接受美國新聞網站Truthout訪問談教育,稱美國最初推動公立教育,一方面是為了培訓工業勞工,另一方面則要確保他們不會作反。他稱,教育對社會精英來說,便在於鞏固其優勢及擴充權力。
培養管治人才 同植批判聲音
西方精英在1960年代便領教了教育的「可怕」。歐美日1960年代不約而同出現學運,挑戰現有體制、追求理想社會。保守派視之對社會秩序的威脅,自由派則視為是民主化的時代。1973年,美國富豪洛克菲勒成立了三邊委員會,由歐美日三地學者組成探討三地面對的共同問題。只要翻一翻該委員會1975年出版的The Crisis of Democracy,便可以看到他們對學運影響的憂慮。前言提到,三地的社會價值觀改變,從過往著重物質滿足、強調工作為本及公益精神,改為一種追求智性及美學上的自我滿足。伴隨這種價值轉移的,往往是對政治領袖及體制的不信任。前言明白地說,若這些新價值長存,便會威脅政府動員公民達成社會及政治目標的能力。
大增學費 學生負債減抵抗力
喬姆斯基在Truthout的訪問稱,美國1970年代後便千方百計防止教育再次對權威構成挑戰,令教育重新擔任灌輸教條(indoctrination)的職能。他指出,其中一招便是大減教育開支,學生要支付高昂學費負債纍纍,大學教職員愈來愈難有穩定的教職,當然難以反抗社會體制了。
西方民主國家建制派對教育也如此戰戰兢兢,香港建制派要向教育開刀也就不令人驚訝了。但在西方民主國家,批判建制的聲音仍然強大,像喬姆斯基等人可以繼續高舉教育理想,促進社會對現存體制的反思。 隨着社會教育程度提高,當權者要倒行逆施恐怕並非易事。
林康琪
西方公立教育 源自保護政權
教育跟政治向來脫離不了關係,西方政府開始推動公立教育動機之一,便是防止人民威脅精英階層的統治,換言之便是培養順民。美國著名思想家愛默生1844年發表題為「New England Reformers」的演講便提到他對這心態的觀察,指出不少政客之所以提倡公立教育是出於恐懼,他如此描繪政客的心態:「這個國家將會有千計甚至百萬計選民,你必須教育他們,免得他們掐我們的喉嚨。」
這種恐懼從未自社會精英消失。為了社會發展,精英不得不藉教育培養社會所需的人才,但又害怕教育會鼓勵對社會體制的批判,危及他們的統治。美國自由派知識分子喬姆斯基(Noam Chomsky)對美國體制的態度一向極為批判,他去年接受美國新聞網站Truthout訪問談教育,稱美國最初推動公立教育,一方面是為了培訓工業勞工,另一方面則要確保他們不會作反。他稱,教育對社會精英來說,便在於鞏固其優勢及擴充權力。
培養管治人才 同植批判聲音
西方精英在1960年代便領教了教育的「可怕」。歐美日1960年代不約而同出現學運,挑戰現有體制、追求理想社會。保守派視之對社會秩序的威脅,自由派則視為是民主化的時代。1973年,美國富豪洛克菲勒成立了三邊委員會,由歐美日三地學者組成探討三地面對的共同問題。只要翻一翻該委員會1975年出版的The Crisis of Democracy,便可以看到他們對學運影響的憂慮。前言提到,三地的社會價值觀改變,從過往著重物質滿足、強調工作為本及公益精神,改為一種追求智性及美學上的自我滿足。伴隨這種價值轉移的,往往是對政治領袖及體制的不信任。前言明白地說,若這些新價值長存,便會威脅政府動員公民達成社會及政治目標的能力。
大增學費 學生負債減抵抗力
喬姆斯基在Truthout的訪問稱,美國1970年代後便千方百計防止教育再次對權威構成挑戰,令教育重新擔任灌輸教條(indoctrination)的職能。他指出,其中一招便是大減教育開支,學生要支付高昂學費負債纍纍,大學教職員愈來愈難有穩定的教職,當然難以反抗社會體制了。
西方民主國家建制派對教育也如此戰戰兢兢,香港建制派要向教育開刀也就不令人驚訝了。但在西方民主國家,批判建制的聲音仍然強大,像喬姆斯基等人可以繼續高舉教育理想,促進社會對現存體制的反思。 隨着社會教育程度提高,當權者要倒行逆施恐怕並非易事。
林康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