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佔中原本是社會運動,原本是針對2017年行政長官的選舉辦法,但這場運動其實暴露出不少社會深刻的矛盾。
青年及學生是佔中的中堅分子,我的印象中,他們是一班有理想、有熱情及本質善良的人,但年輕人衝勁有餘,難免自我為中心。他們相信自己爭取的是崇高理想,自信是代表公義,即使透過非法行為去爭取,都是犯法不犯罪,他們相信並無問題,反而認為其他人都應該服從。如果從抗爭的角度看,抗爭是需要籌碼,佔領就是他們的籌碼,而他們根本不在乎籌碼是非法所得,給人的印象是,青年人無認真去考慮佔中為市民帶來不便,亦無仔細想過廣大的市民是否接受。難怪有不少人認為,他們爭取民主,但行為卻違背了民主精神。
佔中運動原本強調和平理性,但結果屢屢出現混亂的衝突場面,我認為,要分析今次的局面,應先將參與者分成兩個部分。參與今次運動的青年及學生一直都和平理性,他們是為理想而上街,目的都是為了香港,但除了青年及學生外,有不少原本屬於多個不同激進組織的成員,他們大多是數月前衝擊立法會的激進示威者,現在不再穿上激進組織的外衣,卻以市民的身分混進群眾之中,實質伺機引發衝突,他們根本不會聽命於佔中三子、學聯及學民,只服從所屬激進組織的指揮,和平理性的青年及學生反而成為他們的保護傘!這點實在令各界始料不及,亦令到問題變得複雜,更加難解決。
另一方面,我相信,本港的教育工作亦似乎出現了問題,青年人崇尚普選的神聖,但大部分人對民主的內涵都甚為模糊,以為有普選萬事就可解決,但就完全沒有想過歐美、日本、印度、菲律賓、泰國、台灣、印尼及馬來西亞等普選制度成熟的國家或地區,他們的問題,無論政治、經濟或社會問題,往往比香港更多更複雜,普選並非靈丹妙藥,解決不了貧富懸殊、失業高企、青年人上游及經濟失衡的問題,制止不了政治內耗、貪污舞弊及軍人干政的弊病。青年人關注香港前景,除了重視政制發展,更應嚴守法治,而非以身試法,應該參與推動經濟發展,而非阻撓經濟發展。
青年人不了解一國兩制真諦
同時,有必要指出,青年人都不了解一國兩制的真諦,更加不了解內地,以為香港可以獨自決定政制發展,可以無視中央對香港的決定,沒有想過如果香港可以,國內其他地區,包括新疆、西藏及其他省市,為何不可以?中央以後如何管治?
順帶一提,近期有不少家長帶小朋友參觀佔領區,認為是一種公民教育,但各位家長有無細心想過,教導小朋友追求理想的崇高,但完全不提或漠視阻礙公眾地方是違法行為,會令小朋友忽略合法爭取權益之重要性,甚至以為為達崇高目的就可以不擇手段。
近日有人提出修改《基本法》,青年人大概不知道基本法的制定,亦經過很多風波,經過很大爭取與妥協而成,有好多人以為基本法是香港的緊箍咒,但實際上是香港的保護罩,保護我們的制度不變,在沒有得到各界的共識下而提出修改,無疑是自行刺穿我們的保護罩,後果可以不堪設想。
香港目前的風波,表面上是政制爭拗,但實際有更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就是青年人缺乏上游機會。事實上,佔中發起人起初擔心沒有足夠的支持者參與,卻發現青年及學生積極投入,結果一場原本預計是全民性的社會運動,變成學生及青年人為主的運動。歸根究柢,在社會各界階層中,以青年人對社會的怨憤最多,而政府長久以來都沒有做好青年人及人口政策,現在就吃盡苦頭!我在上一屆立法會中已經多次指出,現今全球大部分已發展地區,經濟發展已經成熟,社會發展空間變得有限,青年人憑奮鬥而成功的個案,已經變得愈來愈少,上游機會大幅減少,最終一定對社會產生強烈的不滿情緒。其實,類似的情况在外國亦有出現,在青年失業率高企的國家,經常有青年人因不滿社會某些問題而上街。
火山爆發後,地形往往出現新變化,而佔中出現後,本港的政治生態也難免會出現劇變,香港將會何去何從?
(佔中的體會二之一)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青年及學生是佔中的中堅分子,我的印象中,他們是一班有理想、有熱情及本質善良的人,但年輕人衝勁有餘,難免自我為中心。他們相信自己爭取的是崇高理想,自信是代表公義,即使透過非法行為去爭取,都是犯法不犯罪,他們相信並無問題,反而認為其他人都應該服從。如果從抗爭的角度看,抗爭是需要籌碼,佔領就是他們的籌碼,而他們根本不在乎籌碼是非法所得,給人的印象是,青年人無認真去考慮佔中為市民帶來不便,亦無仔細想過廣大的市民是否接受。難怪有不少人認為,他們爭取民主,但行為卻違背了民主精神。
佔中運動原本強調和平理性,但結果屢屢出現混亂的衝突場面,我認為,要分析今次的局面,應先將參與者分成兩個部分。參與今次運動的青年及學生一直都和平理性,他們是為理想而上街,目的都是為了香港,但除了青年及學生外,有不少原本屬於多個不同激進組織的成員,他們大多是數月前衝擊立法會的激進示威者,現在不再穿上激進組織的外衣,卻以市民的身分混進群眾之中,實質伺機引發衝突,他們根本不會聽命於佔中三子、學聯及學民,只服從所屬激進組織的指揮,和平理性的青年及學生反而成為他們的保護傘!這點實在令各界始料不及,亦令到問題變得複雜,更加難解決。
另一方面,我相信,本港的教育工作亦似乎出現了問題,青年人崇尚普選的神聖,但大部分人對民主的內涵都甚為模糊,以為有普選萬事就可解決,但就完全沒有想過歐美、日本、印度、菲律賓、泰國、台灣、印尼及馬來西亞等普選制度成熟的國家或地區,他們的問題,無論政治、經濟或社會問題,往往比香港更多更複雜,普選並非靈丹妙藥,解決不了貧富懸殊、失業高企、青年人上游及經濟失衡的問題,制止不了政治內耗、貪污舞弊及軍人干政的弊病。青年人關注香港前景,除了重視政制發展,更應嚴守法治,而非以身試法,應該參與推動經濟發展,而非阻撓經濟發展。
青年人不了解一國兩制真諦
同時,有必要指出,青年人都不了解一國兩制的真諦,更加不了解內地,以為香港可以獨自決定政制發展,可以無視中央對香港的決定,沒有想過如果香港可以,國內其他地區,包括新疆、西藏及其他省市,為何不可以?中央以後如何管治?
順帶一提,近期有不少家長帶小朋友參觀佔領區,認為是一種公民教育,但各位家長有無細心想過,教導小朋友追求理想的崇高,但完全不提或漠視阻礙公眾地方是違法行為,會令小朋友忽略合法爭取權益之重要性,甚至以為為達崇高目的就可以不擇手段。
近日有人提出修改《基本法》,青年人大概不知道基本法的制定,亦經過很多風波,經過很大爭取與妥協而成,有好多人以為基本法是香港的緊箍咒,但實際上是香港的保護罩,保護我們的制度不變,在沒有得到各界的共識下而提出修改,無疑是自行刺穿我們的保護罩,後果可以不堪設想。
香港目前的風波,表面上是政制爭拗,但實際有更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就是青年人缺乏上游機會。事實上,佔中發起人起初擔心沒有足夠的支持者參與,卻發現青年及學生積極投入,結果一場原本預計是全民性的社會運動,變成學生及青年人為主的運動。歸根究柢,在社會各界階層中,以青年人對社會的怨憤最多,而政府長久以來都沒有做好青年人及人口政策,現在就吃盡苦頭!我在上一屆立法會中已經多次指出,現今全球大部分已發展地區,經濟發展已經成熟,社會發展空間變得有限,青年人憑奮鬥而成功的個案,已經變得愈來愈少,上游機會大幅減少,最終一定對社會產生強烈的不滿情緒。其實,類似的情况在外國亦有出現,在青年失業率高企的國家,經常有青年人因不滿社會某些問題而上街。
火山爆發後,地形往往出現新變化,而佔中出現後,本港的政治生態也難免會出現劇變,香港將會何去何從?
(佔中的體會二之一)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