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成本增 I.T開店審慎長青網文章

2014年10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10月28日 06:35
2014年10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佔中持續一個月,時裝品牌I.T(0999)在佔領區內的零售店舖銷售受重挫,黃金周內銷售跌三成,在銅鑼灣及旺角店舖錄得七成跌幅。主席兼行政總裁沈嘉偉表示現時香港不明朗因素多,且佔領行動在港前所未有,難預料對零售有多大影響,望佔領行動和平解決,盡快恢復正常經營。


I.T昨公布中期業績,截至8月底止六個月, 期內營業額增9.8%至32億元,純利增近七成至4940萬元,撇除回購優先票據之非經常性收益,盈利升三成。期內減少折扣優惠活動,毛利率回升2.7個百分點至61.9%。香港同店銷售增3.5%,內地增4.3%。中期派息每股1仙。


減折扣優惠 毛利率按年升2.7%

從中期收益看,集團似已從去年的衰退中走出來,但集團財務總裁曾慶洪指,近年租金及員工成本高企,導致經營成本上升,會繼續削弱集團賺錢能力。期內,I.T香港地區經營成本比率上升2.4個百分點至60.4%。由於營業額及毛利上升不足以抵消經營成本升幅,香港業務經營溢利同比跌逾八成至320萬元。


為控制成本,I.T於中港兩地合共關閉21個自營店,其中香港有14個。曾慶洪坦言,由於經營成本相對固定,短期內很難降低,未來會謹慎考慮在香港開舖。期內I.T租金開銷約佔經營成本26%。AMTD證券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指,前兩年由於自由行效應熱烈,I.T藉機擴大店舖規模,為獲得較優惠租金而在一個商場租多個舖位。但隨着近來自由行放緩,租金的壓力則逐漸浮現。他指控制租金成本是I.T未來發展的關鍵,認為可繼續關閉一些銷售不理想的店鋪。


將主力在中國二線城市開店

中國市場方面,繼去年同期虧損1400萬元,I.T期內實現扭虧,錄經營溢利3000萬元,主要受惠於期內減少積極折扣活動,帶動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55.8%增至60.4%。零售總收入增兩成至11.22億元。曾慶洪看好中國中等收入人士及城鎮化發展,未來主力在中國二線城市開零售店舖。I.T第三大市場日本增長迅速,期內經營溢利急增81.9%至6120萬元,毛利率達73.9%。


明報記者 孫娜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