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孩子「隱蔽」勿忽略長青網文章

2014年10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10月28日 06:35
2014年10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問﹕兒子12歲念六年級,從小比較內向,不太喜歡參與群體活動,但我身邊朋友的同齡孩子,大都開始要求父母讓他們跟朋友外出遊玩,而我的兒子只愛躲在房間上網或看書,從沒有提出要跟同學去玩。平日他甚少參與課外活動,放學後一般都是補習便回家,周六日就愛伏在電腦桌前聽流行曲,我很怕他會變成所謂「宅男」,有什麼方法可以令他變得開朗、外向一點?


答﹕

12歲的孩子,不會突然「隱蔽」起來,只是家長發現問題時情况已較嚴重。孩子不喜歡參與活動,家長應可一早發現端倪,例如最初孩子會推搪參加不同活動,卻沒有一個清晰的藉口;接着推搪的次數變得愈來愈多,直至成為家長眼中的「隱蔽」青年。所以,家長在子女從小開始,便應好好把關,例如孩子小時候不能容許他們稱病或感疲累而不上學,也不應該因為要帶孩子去旅行而隨便向學校請假。如果「隱蔽」問題已經出現,必先要找出問題的源頭再對症下藥,而常見的問題來源有三個:


精神有異應求醫

◆心理影響﹕留意孩子精神健康狀况,例如有否出現焦慮,若發現有異,應由精神科醫生介入或以行為治療方法來幫助他們。另外,也要了解孩子是否有自閉傾向而不過是因延遲了判斷而影響他的行為。


找合適人際網絡

◆人際互動﹕如孩子忽然不想出現於某個人際網絡,例如學校、某興趣班,可能是因為受到該網絡的朋輩排斥,或者因為他本身愛生事挑釁他人而遭大家離棄。這時家長可為孩子找一些接納性高的人際網絡,例如童軍,可先跟當中的導師說說孩子情况,大家合作互相幫孩子一把,同時教孩子一些人際溝通技巧,每次活動後也和孩子檢討。


建立生活常規

◆身邊吸力﹕有些孩子會被身邊的事物吸引,如打遊戲機、看漫畫,甚至是喜歡追看小說以至連功課也不願做。這代表他沒有時間觀念,家長亦沒有好好跟孩子調協。平日應跟子女建立生活常規,即使他對閱讀或打遊戲機很感興趣,也應先訂立時間如5時前要做好功課,完成後便是他的自由時間。


資料提供﹕香港小童群益會服務總監王美玲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