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特首選舉爭議未息,群眾佔領行動持續,本周二學聯代表和政府代表面談,政府提出4點建議,學聯表態不接受,僵局仍未能解。對於政府的建議,市民的反應又如何?怎樣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讓港人接受方案?
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的「香港民意與政治發展」研究小組,剛完成了第二輪的電話調查,訪問了802名15歲或以上的香港市民。問卷中有數條問題,與政府剛提出的建議有直接關係,調查結果反映了市民對相關議題的意見,並可供大家作參考。
在9月的第一輪及10月的第二輪調查中,均包括此問題:「香港政府嚟緊好可能會繼續按照人大常委會嘅決定,提出2017年一人一票選行政長官嘅普選方案。如果呢個方案會令到與中央不同政見嘅人士,唔能夠成為行政長官候選人,你個人認為立法會到時應該通過方案,定係否決方案呢?」
從附表可見,無論是在第一輪或第二輪調查,否決者的比例均較高,但在第二輪調查中,贊成通過的比例上升,認為要否決的比例下降。市民經長時間了解事件,思考各種因素及後果之後,有些人選取了不同的路向。我們的研究發現,一方面在理念上支持佔領運動的市民的比例上升,但另方面實際上有不少人意識到運動曠日持久,是時候要尋找解決辦法,讓方案通過,以平息爭議。
在第二輪調查中,在被訪者回應了上述問題後,我們追問了認為要否決的人下列兩條問題:(一)「如果政府嚟緊提出嘅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方案,對提名委員會嘅組成同投票方式作出修改,減低政治篩選嘅可能性,咁你接唔接受方案呢?」(二)「如果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方案無改變,仍然有政治篩選,但係中央政府公開承諾2017年後會繼續改革行政長官普選方法,咁你接唔接受方案呢?」
在這兩條追加問題中,加入了新情况後,原先表示要否決者可選擇「接受」、「一般」或「不接受」。若與最初的問題結果作合併分析,如附表所示,如果將提委會民主化,減低政治篩選,通過或接受方案的比例明顯上升,否決或不接受方案的比例大幅下降。
用同樣方法計算,如果政府承諾在2017年後會繼續改革選舉方法,通過或接受方案的比例也有上升,否決或不接受方案的比例明顯下降。數字上的變化幅度不及首個情况明顯,可能因談及的是2017年以後的事,及涉及信任問題,但對解決困局仍有些幫助。
《明報》在上周於3個佔領現場用問卷訪問了近300位留守者,問他們中央或港府要有何具體回應,才同意終止佔領。其中選擇「政府承諾將提委會組成及運作民主化」的人數比例有四成四,選擇「政府承諾2017年後普選方法仍會繼續改善」的比例為一成四。這些發現和上面的結果基本脗合。
學聯政府看法有共同點
今次中大民調這兩個帶有新情况的問題,剛好是林鄭司長在周二的對話中提出的4點回應中的頭兩點:(一)在人大常委會框架下,仍有空間令選舉公平、公正、高透明度及富競爭性;(二)2017特首普選不是終局方案,將來可按實際情况進一步改善。就第一點,譚局長提出寬鬆處理入場機制、提委會提名時可參考民意、提委會提名要有高透明度及受民意監察。梁特首也公開表示,可考慮將提委會的公司票改為個人票。針對第二點,學聯在對話中提出,要定出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加入公民提名及廢除功能界別。
在我們的研究中,發現民意對這兩點是有積極反應的,尤其是將提委會民主化的建議。當然這些積極反應要視乎政府往後提出的具體細節,能否體現在人大框架內仍有較多的民主成分,及承諾一定會(而非只是「可」)進一步改善2017年後的特首普選辦法,例如定出時間表和路線圖。前者是短期的出路,後者是長遠的方向。
學聯和政府的看法有很大分歧,但兩者也有共同點,就是如何能解開死結,為特首普選辦法找到學聯、市民、港府和中央都可接受的方案。這涉及互信互諒互讓,分階段定方向往前走。第一次對話是個不錯的起點,雙方都提出了一些具體要求和建議,期望在以後的正式或非正式對談中,能為大家帶來好消息,化解僵局。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的「香港民意與政治發展」研究小組,剛完成了第二輪的電話調查,訪問了802名15歲或以上的香港市民。問卷中有數條問題,與政府剛提出的建議有直接關係,調查結果反映了市民對相關議題的意見,並可供大家作參考。
在9月的第一輪及10月的第二輪調查中,均包括此問題:「香港政府嚟緊好可能會繼續按照人大常委會嘅決定,提出2017年一人一票選行政長官嘅普選方案。如果呢個方案會令到與中央不同政見嘅人士,唔能夠成為行政長官候選人,你個人認為立法會到時應該通過方案,定係否決方案呢?」
從附表可見,無論是在第一輪或第二輪調查,否決者的比例均較高,但在第二輪調查中,贊成通過的比例上升,認為要否決的比例下降。市民經長時間了解事件,思考各種因素及後果之後,有些人選取了不同的路向。我們的研究發現,一方面在理念上支持佔領運動的市民的比例上升,但另方面實際上有不少人意識到運動曠日持久,是時候要尋找解決辦法,讓方案通過,以平息爭議。
在第二輪調查中,在被訪者回應了上述問題後,我們追問了認為要否決的人下列兩條問題:(一)「如果政府嚟緊提出嘅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方案,對提名委員會嘅組成同投票方式作出修改,減低政治篩選嘅可能性,咁你接唔接受方案呢?」(二)「如果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方案無改變,仍然有政治篩選,但係中央政府公開承諾2017年後會繼續改革行政長官普選方法,咁你接唔接受方案呢?」
在這兩條追加問題中,加入了新情况後,原先表示要否決者可選擇「接受」、「一般」或「不接受」。若與最初的問題結果作合併分析,如附表所示,如果將提委會民主化,減低政治篩選,通過或接受方案的比例明顯上升,否決或不接受方案的比例大幅下降。
用同樣方法計算,如果政府承諾在2017年後會繼續改革選舉方法,通過或接受方案的比例也有上升,否決或不接受方案的比例明顯下降。數字上的變化幅度不及首個情况明顯,可能因談及的是2017年以後的事,及涉及信任問題,但對解決困局仍有些幫助。
《明報》在上周於3個佔領現場用問卷訪問了近300位留守者,問他們中央或港府要有何具體回應,才同意終止佔領。其中選擇「政府承諾將提委會組成及運作民主化」的人數比例有四成四,選擇「政府承諾2017年後普選方法仍會繼續改善」的比例為一成四。這些發現和上面的結果基本脗合。
學聯政府看法有共同點
今次中大民調這兩個帶有新情况的問題,剛好是林鄭司長在周二的對話中提出的4點回應中的頭兩點:(一)在人大常委會框架下,仍有空間令選舉公平、公正、高透明度及富競爭性;(二)2017特首普選不是終局方案,將來可按實際情况進一步改善。就第一點,譚局長提出寬鬆處理入場機制、提委會提名時可參考民意、提委會提名要有高透明度及受民意監察。梁特首也公開表示,可考慮將提委會的公司票改為個人票。針對第二點,學聯在對話中提出,要定出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加入公民提名及廢除功能界別。
在我們的研究中,發現民意對這兩點是有積極反應的,尤其是將提委會民主化的建議。當然這些積極反應要視乎政府往後提出的具體細節,能否體現在人大框架內仍有較多的民主成分,及承諾一定會(而非只是「可」)進一步改善2017年後的特首普選辦法,例如定出時間表和路線圖。前者是短期的出路,後者是長遠的方向。
學聯和政府的看法有很大分歧,但兩者也有共同點,就是如何能解開死結,為特首普選辦法找到學聯、市民、港府和中央都可接受的方案。這涉及互信互諒互讓,分階段定方向往前走。第一次對話是個不錯的起點,雙方都提出了一些具體要求和建議,期望在以後的正式或非正式對談中,能為大家帶來好消息,化解僵局。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