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星級專欄 朱慧敏﹕腦袋放空長青網文章

2014年10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10月23日 06:35
2014年10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明報專訊】終於完成了兩年半的拍攝工作,可以讓自己放鬆一下了。不知道為什麼,這星期,我突然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的生活點滴,很想告訴大家,這陣子,休息中的我是怎樣的。


正當思考着該怎樣形容我的近况和心情的時候,「腦袋放空」這個詞語,就從我的思路裏跳了出來。


我不知道我是從哪裏學習到「腦袋放空」 這個既是形容詞又是動詞的詞語。我想,這應該不是廣東話的說法,但又似乎不是一般的中文書面語。我忘了是在台灣書籍上看到,還是在佛學、哲學書籍上看到。然而,用這個詞語來形容現階段的我,真的是最貼切不過了。


最近,我活在腦袋放空、放下、放輕鬆,讓靈魂回歸身體的狀態。沒有煩惱,心情平靜。早上起來,澆澆花,聽聽音樂,煮煮飯,悠悠閒閒的,簡簡單單的。飯好了,就一邊用餐,一邊欣賞窗外的風景,一邊享受柔和的微風,一切恰到好處,優哉游哉,不亦樂乎。


前陣子讀林青霞姐姐的自傳《窗裡窗外》 ,她說:「演過一百部戲,一百個角色,最難演的角色卻是自己。」我曾經也有擔心,休息的日子,我會不習慣嗎?畢竟過去的10年,我似乎都習慣了趕通告,讀劇本,每天演繹着別人的生活的日子,但這種不安的想法好快就消失了。


「腦袋放空」了,我演回了自己了。感覺就像杯子空了可以裝水,屋子空了可以住人,腦袋空了,可以吸收更多新的事物,有更多的空間去享受生活,細味身邊的人和事,欣賞大自然的一花一草。腦袋放輕鬆了,心也隨之變寬了。然後,書讀得比以前多,朋友之間的交流也比之前的親密。慢慢地發現,接受「無常」 和「有時」 ,人就變得更快樂自在了。


此刻,我倚在靠窗邊的沙發上,寫着、寫着。微風透過窗戶緩緩地吹進了屋內,如絲一樣的窗紗柔柔地在風中起舞,窗前的百合花借助風的擺動,把淡淡的清香帶到整間屋裏去。此時,一陣甜甜的橘子味道,從廚房裏傳到我的鼻子上。呀!對了,是我剛剛煲的橘子皮白粥,要嘗一口嗎?


(逢星期四刊登)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