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最新經濟數據,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7.3%,雖然略比市場估計的7.2%高,但卻是自2009年首季以來最低增長。其中拉動經濟的「三頭馬車」中,除工業增加值表現勝預期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固定資產投資均繼續放緩,間接印證內地樓市今年的不景氣,令地產投資及住房類消費下滑,成為拖低經濟增長的首兇。
對於第三季GDP增長回落,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亦表示,除了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和傳統產業的產能過剩問題仍突出之外,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累積的連鎖影響左右了其他相關行業的投資和消費。
三頭馬車 消費固投齊放緩
期內,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回升至8%,較8月升1.1個百分點,亦高於市場預期的7.5%,主要受惠於出口交貨值大幅反彈,估計與新iPhone付運有關。然而固定資產投資繼續放緩,9月按年增11.3%,比上月13.5%回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11.6%,亦較8月減少0.3個百分點。
投資及內需遜色拖累第三季GDP下降,這與內房大有關係。中金報告指出,房地產市場下行拖累了固定資產投資表現,樓市銷售弱而庫存高,融資約束又收緊,促使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
樓市不景氣 打擊社會消費
內房不景氣影響投資之餘,樓盤銷情欠佳也直接導致相關零售品消費不理想。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細項中,家具、家電和建材裝潢等與地產有關的消費均放緩,再加上反腐政策繼續衝擊高檔消費品,相關項目如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等仍放緩。
內房不僅拖累第三季GDP表現,申銀萬國報告更指出,由於地產投資是樓盤銷售的滯後指標,投資回落意味着未來的地產銷售難有顯著反彈;同時對地產相關消費品的影響會在3至6個月後反映出來,因此未來幾個月,中國的經濟增長仍然要受到內房疲弱帶來的滯後威脅。
國統局:中國通縮證據不足
GDP回落亦加深市場對中國面臨通縮壓力的憂慮,不過盛來運表示,通縮定義是市場貨幣流通量減少導致物價持續下降,今年以來廣義貨幣供應(M2)保持在穩健增速,9月物價增幅雖然回落,主要與去年同期對比的基數高有關,實際上物價還是溫和上漲,冬季來臨,部分食品供求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未來幾個月物價繼續上漲的可能性比較大,認為中國有通縮的證據不足。
明報記者 陳子凌
對於第三季GDP增長回落,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亦表示,除了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和傳統產業的產能過剩問題仍突出之外,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累積的連鎖影響左右了其他相關行業的投資和消費。
三頭馬車 消費固投齊放緩
期內,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回升至8%,較8月升1.1個百分點,亦高於市場預期的7.5%,主要受惠於出口交貨值大幅反彈,估計與新iPhone付運有關。然而固定資產投資繼續放緩,9月按年增11.3%,比上月13.5%回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11.6%,亦較8月減少0.3個百分點。
投資及內需遜色拖累第三季GDP下降,這與內房大有關係。中金報告指出,房地產市場下行拖累了固定資產投資表現,樓市銷售弱而庫存高,融資約束又收緊,促使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
樓市不景氣 打擊社會消費
內房不景氣影響投資之餘,樓盤銷情欠佳也直接導致相關零售品消費不理想。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細項中,家具、家電和建材裝潢等與地產有關的消費均放緩,再加上反腐政策繼續衝擊高檔消費品,相關項目如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等仍放緩。
內房不僅拖累第三季GDP表現,申銀萬國報告更指出,由於地產投資是樓盤銷售的滯後指標,投資回落意味着未來的地產銷售難有顯著反彈;同時對地產相關消費品的影響會在3至6個月後反映出來,因此未來幾個月,中國的經濟增長仍然要受到內房疲弱帶來的滯後威脅。
國統局:中國通縮證據不足
GDP回落亦加深市場對中國面臨通縮壓力的憂慮,不過盛來運表示,通縮定義是市場貨幣流通量減少導致物價持續下降,今年以來廣義貨幣供應(M2)保持在穩健增速,9月物價增幅雖然回落,主要與去年同期對比的基數高有關,實際上物價還是溫和上漲,冬季來臨,部分食品供求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未來幾個月物價繼續上漲的可能性比較大,認為中國有通縮的證據不足。
明報記者 陳子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