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佔中對話 項莊舞劍長青網文章

2014年10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10月22日 06:35
2014年10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廣大市民期待多天,昨晚政府官員與大專學生聯會(學聯)代表,終於進行了首次對話。


雙方在開場白部分都採取保守的策略,主要是各自又一次重複大家耳熟能詳的立場,我聽了近半個小時,差點想關掉電視機和收音機(大台電視轉播有廣告,必須同時聽收音機。)。


官員沒打民怨牌 感覺友善

隨着雙方發言的次數增多,政府官員明顯對政改問題的掌握比較深,可以做到從多個角度闡述各種考慮,暫且不論政府的講法有沒有說服力,起碼不太悶。政府官員帶出的角度包括:政改必然也必須中央政府的參與、香港內部亦存在對政改步伐頗為兩極的看法、唯一的最大公因數是大部分市民願意(政府說法是希望)在當下先走一步、香港人的務實態度一直是我們成功的因素、人大常委的決定難以更改、政改五部曲還有三步要走、就2017年普選特首的辦法仍然有討論空間、未來更加可以不斷改進等。


學生自義 讓人感覺「英雄主義」

有趣的是,三位主要官員講的內容雖然差不多,但他們說話的習慣和語氣很不一樣,讓觀衆聽起來不會感到重複。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政府一方並沒有大打民怨牌,只有幾句說到示威爭取手段不應該違法、更不要影響市民生活。這是很聰明的一著,不讓人覺得政府是與學生對立。


相比之下,學生的表現較為率直。由頭到尾基本上只有三點:(一)要真普選,不論這是特區政府或是中央政府的問題、須面對是法律抑或政治的限制,總之要真普選;(二)學生冒了很大的風險和作出了很大的犧牲;(三)政府有錯誤。


較為刺耳的是學聯代表說人大常委的決定「喚醒了年輕人」、學生運動「喚醒了香港人」、他們是「被時代揀選的一代」之類的用詞。別人(包括我)這樣稱讚學生,是由衷表示尊重和佩服。但自己人如此說自己人,聽在廣大市民耳裏,相信很多人會懷疑學生們是否有點英雄主義作崇。


意在沛公 說給支持者聽

我傾向相信學聯的代表是有意、甚至是刻意要讚揚他們的支持者。說到底,昨天的一場對話,從來沒有人會天真地以為會有實質的成果,政府與學生代表都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政府希望能爭取民意同情,一方面借此向示威人士施壓,另一方面也是為未來如果需要採取進一步行動鋪路。從學生代表的角度來看,他們的「沛公」在這個階段已經不可能是廣大市民,唯有也必須說一些鼓勵甚至輕度鼓動其支持者的話語,鞏固運動既有的基礎。這倒沒所謂,舞劍還舞劍,適可而止就行了。市民期望的是事件能夠慢慢降溫,在未來逐步(暫時)和平落幕。


李律仁 法律界人士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