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林泉忠﹕「普選」談判的妥協點在哪裏?長青網文章

2014年10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10月20日 06:35
2014年10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北京原本希望「佔中」問題在今天召開的四中全會前解決,然而佔中運動迄今所展示的韌性超出人們的想像,使此一願望無法實現,下一個時間點是11月10日在北京舉行的APEC首腦會議。這是一個包括奧巴馬、安倍晉三等各國首腦雲集、世界媒體聚焦的國際盛會,中南海自然不願意看到香港的佔中運動成為APEC的焦點。這也是北京之所以同意港府明天與學聯就「普選」問題展開對話的原因之一。


然而,在APEC之前是否能解決佔中問題,關鍵在於明天開始的「普選」談判會否有結果。只是在會前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已放話,對話必須在香港《基本法》與人大「八三一決定」的基礎上進行。此一表態其實無可厚非,任何談判在開始都是各自列出對自己最有利的要求,重點是如何在繼續談判的過程中雙方逐漸找到妥協點。


另一邊廂,16日《人民日報》發表了被視為「八三一決定」寫手之一的基本法委員、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王振民的文章。雖然文章的主軸仍是勸喻佔中盡快結束,但是口脗已大為軟化,對佔中學生的態度給予一定程度的肯定:「年輕人的政治熱情應該給予肯定,他們絕大部分人是真誠的,是熱愛香港、關心國家的,他們希望香港和整個國家越來越民主,這也是我們共同奮鬥的目標」。此文等在中共機關報上,顯示了北京也開始理解「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的道理。


更難能可貴的是,王振民的文章還指出「實現普選過程中,有不同的意見是很正常的,畢竟實現普選涉及經濟利益的調整和權力的再分配,不同光譜者一定會有不同看法,但社會各界均要有和平理性的表達和認真務實的溝通,尋找最大公約數」。


眾所周知,佔中運動是不滿「八三一決定」而爆發,既然北京也主張「務實溝通,尋找最大公約數」,就意味着「八三一決定」並非百分百沒有調整的空間。前全國政協委員劉夢熊也在同一天在《明報》發表了〈應當重新審視「八三一決定」〉的文章,列舉基本法各條文,指出該決定在八方面違背基本法的規定與精神,顯示着與建制派較近的人士也理解「八三一決定」存在不少瑕疵。


球在特區政府這邊

「八三一決定」是否「於法有據」,自然成為「普選」談判爭辯的內容之一。倘若政府在「普選」尤其是「篩選」問題上沒有任何讓步,「務實溝通,尋找最大公約數」只會再次被視為「謊言」,而佔中運動當然也不會因此而和平落幕。


說到底,佔中本身是政治問題,需要政治解決。明眼人都清楚,即使透過警力強制清場與依法律控告佔中人士也都無補於事,就如已部分清場的旺角,前天再次聚集9000人一樣,佔中已成為「後佔中」時代香港社會未來抗爭的新模式。換言之,如果「普選」問題無法軟着陸,佔中運動未來仍隨時可能再次爆發。


解鈴還須繫鈴人,目前球在特區政府這邊。如何有效地扮演中央政府與佔中運動之間的橋樑,積極探尋「普選」難題的妥協點,主動提供中央政府尋求香港長治久安的治理建言,特區政府的角色不容小覷。


作者是台灣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