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市場憧憬中證監於今日例會公布滬港通通車時間,不過,內地券商目前仍需時處理開戶申請,南方東英資產管理總裁丁晨表示,內地上月底才開始接受券商申請開戶資格,尚需時間逐一批准,以及讓零售客戶注資50萬元(人民幣.下同)申請開戶。
翻查資料,券商港股通申請截止日為本月15日,而13日已有首批公司獲批,其中華泰證券15日已經正式啟動開戶,首日該行已有300位投資者開啟港股通戶口。
認同A股進入「慢牛」時代
丁晨昨日接受本報專訪時說,滬港通打開了市場對於A股的需求。對於中國市場的熱情和關注度,都會慢慢上升。「有人提到A股進入慢牛時代,我們覺得是有道理的。」她說,A股原先只供給內地投資者,後來通過QFII、RQFII供給合乎資格的機構客戶,滬港通開車後,將擴大到香港零售客戶和世界各地無資格的機構客戶。「這些投資者對於A股的需求長期被壓抑,因而A股估值被壓制。」
對於滬港通是否徵收資本利得稅,市場一直認為會與QFII、RQFII產品同進退。丁晨指出,旗下ETF產品是根據CEPA協定交稅,如果配置科網股、銀行股等,毋須撥備;但配置其他業務類型屬「land rich(擁有土地的)」股份,如內房股萬科(2202)就要撥備10%。
ETF交易方便 大戶愛買
南方東英旗下富時中國A50(2822)ETF是目前本港成交量最大的實物A股ETF,半年內上漲11%,不過最近一個月略微下跌2.8%。
有投資者擔憂滬港通開車後,投資者會選擇直接購買A股,而拋售A股ETF。惟丁晨卻不同意,她指機構投資者喜歡買ETF,因為ETF最為方便,也沒有兩地交易日不同的麻煩。「大家對於ETF的需求會逐步增加,而對A股的關注會進一步提升A股ETF的成交。舉個例子,恒生指數成分股大家都可以隨便買,可是恒生指數ETF,盈富基金ETF有500多億元的規模。」
也有人擔心ETF是否會與指數之間出現差距,影響投資回報,丁晨則指出,只要成交量高,市場自會進行套戥,「假設指數10元,ETF 9.5元,機構投資者肯定會收購,有多少吃多少,買盤自動就推上去。」
(滬港通專訪)
明報記者 顧冷冰
翻查資料,券商港股通申請截止日為本月15日,而13日已有首批公司獲批,其中華泰證券15日已經正式啟動開戶,首日該行已有300位投資者開啟港股通戶口。
認同A股進入「慢牛」時代
丁晨昨日接受本報專訪時說,滬港通打開了市場對於A股的需求。對於中國市場的熱情和關注度,都會慢慢上升。「有人提到A股進入慢牛時代,我們覺得是有道理的。」她說,A股原先只供給內地投資者,後來通過QFII、RQFII供給合乎資格的機構客戶,滬港通開車後,將擴大到香港零售客戶和世界各地無資格的機構客戶。「這些投資者對於A股的需求長期被壓抑,因而A股估值被壓制。」
對於滬港通是否徵收資本利得稅,市場一直認為會與QFII、RQFII產品同進退。丁晨指出,旗下ETF產品是根據CEPA協定交稅,如果配置科網股、銀行股等,毋須撥備;但配置其他業務類型屬「land rich(擁有土地的)」股份,如內房股萬科(2202)就要撥備10%。
ETF交易方便 大戶愛買
南方東英旗下富時中國A50(2822)ETF是目前本港成交量最大的實物A股ETF,半年內上漲11%,不過最近一個月略微下跌2.8%。
有投資者擔憂滬港通開車後,投資者會選擇直接購買A股,而拋售A股ETF。惟丁晨卻不同意,她指機構投資者喜歡買ETF,因為ETF最為方便,也沒有兩地交易日不同的麻煩。「大家對於ETF的需求會逐步增加,而對A股的關注會進一步提升A股ETF的成交。舉個例子,恒生指數成分股大家都可以隨便買,可是恒生指數ETF,盈富基金ETF有500多億元的規模。」
也有人擔心ETF是否會與指數之間出現差距,影響投資回報,丁晨則指出,只要成交量高,市場自會進行套戥,「假設指數10元,ETF 9.5元,機構投資者肯定會收購,有多少吃多少,買盤自動就推上去。」
(滬港通專訪)
明報記者 顧冷冰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