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環保漁農業 一舉三得長青網文章

2014年10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10月17日 06:35
2014年10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這個營地既然稱為「漁莊」,就自然有養魚。據名樂漁莊總經理黃寶文表示,現時營地內已經有一個魚塘,以及12個直徑7米的室內養魚池,合共養殖了大約20萬條魚。他們主力養殖寶石魚、丁桂魚、銀班魚等高價淡水魚,主要供應給營地內的膳食、名樂居其餘6間精品酒店,以及相熟的食肆。


養20萬條魚 供應同系公司

黃寶文指出,一般來說,飼料成本大約佔一條魚的售價的五成,人工、水電、租金、運輸等合共佔三成多,餘下一成多才是盈利。但他們從天水圍的小學回收廚餘,再加入一些天然的添加劑,例如魚粉等,來製成魚糧,可以令飼料成本明顯降低。本地養殖、本地消耗,亦可以節省長途運輸的燃料費。因此,他相信,應該有相當的競爭力。尤其是由內地運來香港的寶石魚,很多都會在途中死亡,不及他們的活魚般有市有價。


他們還物盡其用,運用「魚菜共生」的方式來種菜。即是抽取混有魚糞的魚池水,加入源於日本的益生菌處理,令它成為灌溉植物的天然肥料。這樣既可處理掉魚糞,又可節省購買化肥的費用,可說是一舉兩得。現時,營地內已種植了小量洛神花、紫貝菜、通菜、木瓜、生菜、白菜等,將來還計劃引入2000棵日本品種的士多啤梨。


收集廚餘 魚菜共生

黃寶文表示,這些養魚和種菜的區域,一方面有實際出產,可用來製作營地內的午餐,以及供應給同系的精品酒店,以及相熟的食肆。另一方面,可以作為生態農業導賞之用,讓顧客參觀和少量選購(尤其是士多啤梨)。此外,還可以作為技術示範基地,有潛力向本地其他漁農業者轉移技術,開拓多一門生意。「名樂漁莊」在10月初舉辦過幾天日營,旨在收集顧客意見,11月就會正式啟用。估計日營收費約330元,包入場費、穿梭巴士來回天水圍西鐵站、午餐連飲品、農業導賞及全日任玩8小時。


至於各種住宿設施的收費,周一至四為每晚1000元至1500元,周五、六、日及假期前夕則為每晚1500元至2500元。每種設施最多可以容納4人、6人至8人不等。卓家茗聲言,若以6人攤分,相信收費並不算高。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