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自貿區開放汽車進口 抗外商壟斷長青網文章

2014年10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10月16日 06:35
2014年10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作為車主,大家可能都會有相似的經驗,在維修汽車時,不少零配件的價格相對原先買車時的車價一點也不低。這種銷售方法叫人感覺有點像影印機和打印機一樣,影印機和打印機的機價可以以貼近市場價格售出,但售後所需的補充品如炭粉,由於客戶已沒有其他的選擇,這方面的定價便可以任由供應方去制訂,這往往亦是製造商在整條產品鏈上利錢最豐富的一部分。


進口車原廠配件價格高昂

早前,在商務局的反壟斷調查中,特別為國內外高中低端汽車生產企業及零配件生產企業進行了調查,有些發現可能大家亦沒有察覺到。其中一個指標為「零整比」,是指在售後市場(aftermarket)上一輛車所有配件的價格總和與同輛車銷售價格的比值。調查發現一個車款的零整比居然高達12倍,這使原廠配件變成車廠生意上的一塊瑰寶,所以不難理解大家都嘆道:「車買得起卻修不起!」


在中國整個汽車行業中,外國的品牌因本身的技術高,往往可以在不同的汽車市場中搶佔相當高的份額。因此在反壟斷調查過程中,不少的報道都有相似的疑問:中國政府是否利用不同的名目去擠壓海外企業,以保護本土汽車企業呢?但當數字擺在眼前時,大家都不禁驚嘆:中國大陸的車主原來一直給外國車廠「宰」了這麼多年。


「平行進口」引競爭 消費者受惠

正當大家以為經過反壟斷調查、相關企業罰款後,政府的行動就會結束,可是最近才推出一項具影響力的新猷——平行進口(Parallel Imports)。進口車的渠道一直在內地都管得很緊,工商總局發布了「關於停止實施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工作的公告」之後,就打破了總經銷制為唯一進口渠道的情况。同一款房車,在中國的銷售價格比海外市場都有12%至48%的額外溢價。因此,如果能從海外直接進口相同的汽車,這個中國市場獨特的額外溢價就會逐步消失,消費者將會受惠;而且這次的安排選擇在上海自貿區先發,亦突出了成立自貿區的一個重要設計理念——引入更良好的行業競爭結構。這制度轉變,別具意義。


促工序移至中國 提升汽車業水平

在中國汽車產業鏈中,平行進口影響最深是中高檔的汽車,因為它的額外溢價特別高。而且以生產基地作為指標去看,這些中高檔汽車生產商正正就是本土化比率低的一群,他們本土化的比率只有0%至53%。因此,平行進口一方面可以在引入競爭下達成中國汽車市場價格更合理的一個目標外,亦可以促進更多的車廠考慮把他們先進的中高檔汽車生產工序轉移到中國,有利整體汽車行業的水平提升,相信這亦是今次改革劍指所在。


安保投資大中華區 股票投資主管

[何國良 基金看世界]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