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外圍利反彈 A股呈強宜小心 長青網文章

2014年10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10月15日 06:35
2014年10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日跌95點,收報23,047點,成交金額625億元。美股隔晚跌1.5%,但亞太區累積跌幅已大,韓、台及東南亞皆升,港股初段亦表現不俗,曾一度發力升上23,409點。不過,升勢很快便無以為繼,可見博小雙底反彈的資金不多,逢高沽仍是主流做法。歐美股市已頗為超賣,隨着西方與俄羅斯正互相釋出善意、德國經濟轉弱,歐洲央行推行QE的阻力減小,短線應該有反彈,但強勢多時的內地股市,反而要小心轉弱。


歐美股市相繼失守重要支持位,不問價沽壓隨即湧現,幾大股指14天RSI均處30或更低,這往往是短期見底的信號。港股接連兩個交易日低位見支持,在美股大跌下表現較佳,一來先於美股下跌,累積跌幅又大,二來避險情緒下資金湧入債市,聯儲局又可能延遲加息,地產股、公用股、中移動(0941)等表現較強。走勢上,恒指在23,000點樓下形成小雙底,為短線投機者提供一個理想的止蝕參考,但近期市况實在相當波動,大家都轉趨審慎,這在單日波幅達369點但成交額依然低迷得到充分體現,大家都多看少做。究竟是小雙底後找到支持,還是低位整固後再向下突破,暫時看後者機會似乎更大一些。


地緣風險稍減 歐QE阻力降

美股現處於一個尷尬時刻,聯儲局本月停止QE,經濟好但並非極強,估值高槓桿高又限制了買盤。不過,剛過去的周六俄羅斯總統普京決定從俄烏邊境撤軍,同時G20財長會議又討論取消制裁可能性,雙方皆釋出善意,有助降低地緣政治風險。同時德國經濟欠佳,今年增長向下修訂至1.2%,按第3季度數據更隨時會出現經濟收縮,令德國有更大可能允許歐洲央行推出更具體、更龐大的QE計劃,均是外圍反彈的潛在原因。


融資融券增 擴大波幅

至於強勢多時的A股,連跌3日但幅度輕微,但背後卻暗藏隱憂。今年重啟IPO,定價又被勒令要偏低,結果打新成為只賺不賠的投資,券商紛紛借此來吸引新資金轉戰二級市場。以7月為例,申購銀證轉帳淨額首周為+1729億元,次周淨額為-1186億元,為A股帶來543億元新錢;8月首3周合計並無資金沉澱,最後一周是申購周,淨額為2179億元,跟着一周是9月首周,淨額為-1704億元,新錢為475億元。


9月接着兩周銀證轉帳淨額分別為+160億元、+889億元,投資者由只集中打新變成轉戰二級市場炒作,但9月第四周為申購周,銀證轉帳淨額為1536億元,較7、8月均有所下跌,而跟着一周銀證轉帳淨額為-3056億元,令整個9月流失了1520億元,整個3季度合計亦淨流失。


當然,銀證轉帳只是資金來源之一,A股至今仍在高位,因此還要看其他因素。隨着市况日趨熾熱,今年融資融券亦極之活躍,年初僅3474億元,到8月1日才爬升至4440億元,10月9日則達到6408億元,過去兩個多月的增量,已是首7個月的1倍有多。


融資的特點是放大,升市時更凌厲,跌市時則更兇狠,瑞銀就指出,10月融資買入額佔可融資標的成交額的比例高達20%。由於融資融券歷史短數據不多,難以得知20%是否極端水平,但市場主要靠融資作為新資金,則升勢的持續性有不少變數,而一旦市况逆轉,跌勢亦會更驚人。


[江宗仁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