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佔領中環」持續18日,起起伏伏,在場堅持的人含辛茹苦,社會人士憂心忡忡。
上個禮拜我在這個專欄寫了一遍文章,編輯題為〈三個小建議 解眼前危局〉,文章的第一句是「佔領中環持續了十一日,終於好像有點曙光,感謝上天、感謝多方的自我克制、感謝社會人士的四處奔波努力。」
佔領超過兩周 曙光消失
可惜再過一個星期到今天,曙光沒有了。雙方對話好事多磨,之後學生要求重開公民廣場、政府建議集會移師添馬公園,兩個可能性都遭到對方拒絕。前天星期一在金鐘旺角銅鑼灣都發生摩擦,甚至是武力衝突,然後某些示威人士用竹枝築起危險的路障或是用水泥加固的「半永久」障礙物,結果給了政府大好的機會,在金鐘及銅鑼灣進行局部、變相清場(政府的說法是清除路障而不是清場)。
政府今次終於走了漂亮的一步。重開金鐘道東西行之後,下午在警方的新聞發布會,由人氣甚高的許Sir(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許鎭德)宣布5個港島路段重新開放,83條巴士綫可以重經金鐘道,而來往西環至跑馬地東西行的電車服務亦回復正常。同時還預告,警方將會移除旺角集會地點的路障。
政府手法好 但死性不改
是其是,非其非。漂亮還漂亮,那是手法做得好,並沒有解決根本問題。更甚的是,政府官員的態度和心理難以服眾。打從「佔領中環」運動萌芽之時,建制派就是不停重複說:佔中破壞經濟、違法行為要不得、學生受人唆擺、有外國勢力滲透等。這類反駁,甚至反擊性的回應,從提出訴求,甚至是很多有同感的市民的角度看來,表示回應者罔顧他們的感受和出發點,基本信息是拒絕聆聽。
再簡單而言,這種態度就是「硬」:板硬身子、嘴硬,甚至硬來。我很懷疑,直至今時今日,掌權的一方其實有沒有改變這種態度。
避免令佔領形象變成負面
我相信學生領袖與佔中三子都知道,香港人在日常生活裏面其實是頗為沒有耐性的,當上落班上下課的交通持續受影響、職業司機生計出現困難、小商舖周轉有問題,民意就會反彈,然後政府就可以振振有詞逐步提高清場的力度。
最慘的是,這樣走下去,民主運動在市民心目中的光環會逐漸褪色。當一般香港人提到「佔領中環」時想到的是打鬥、阻街、混亂之類,而不是民主訴求,那辛苦得來的階段性成績將付諸流水。
同學們,在香港人還是支持以至感謝你的勇氣和爭取時,是時候光榮撤離了!
法律界人士
[李律仁 法律金融 ]
上個禮拜我在這個專欄寫了一遍文章,編輯題為〈三個小建議 解眼前危局〉,文章的第一句是「佔領中環持續了十一日,終於好像有點曙光,感謝上天、感謝多方的自我克制、感謝社會人士的四處奔波努力。」
佔領超過兩周 曙光消失
可惜再過一個星期到今天,曙光沒有了。雙方對話好事多磨,之後學生要求重開公民廣場、政府建議集會移師添馬公園,兩個可能性都遭到對方拒絕。前天星期一在金鐘旺角銅鑼灣都發生摩擦,甚至是武力衝突,然後某些示威人士用竹枝築起危險的路障或是用水泥加固的「半永久」障礙物,結果給了政府大好的機會,在金鐘及銅鑼灣進行局部、變相清場(政府的說法是清除路障而不是清場)。
政府今次終於走了漂亮的一步。重開金鐘道東西行之後,下午在警方的新聞發布會,由人氣甚高的許Sir(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許鎭德)宣布5個港島路段重新開放,83條巴士綫可以重經金鐘道,而來往西環至跑馬地東西行的電車服務亦回復正常。同時還預告,警方將會移除旺角集會地點的路障。
政府手法好 但死性不改
是其是,非其非。漂亮還漂亮,那是手法做得好,並沒有解決根本問題。更甚的是,政府官員的態度和心理難以服眾。打從「佔領中環」運動萌芽之時,建制派就是不停重複說:佔中破壞經濟、違法行為要不得、學生受人唆擺、有外國勢力滲透等。這類反駁,甚至反擊性的回應,從提出訴求,甚至是很多有同感的市民的角度看來,表示回應者罔顧他們的感受和出發點,基本信息是拒絕聆聽。
再簡單而言,這種態度就是「硬」:板硬身子、嘴硬,甚至硬來。我很懷疑,直至今時今日,掌權的一方其實有沒有改變這種態度。
避免令佔領形象變成負面
我相信學生領袖與佔中三子都知道,香港人在日常生活裏面其實是頗為沒有耐性的,當上落班上下課的交通持續受影響、職業司機生計出現困難、小商舖周轉有問題,民意就會反彈,然後政府就可以振振有詞逐步提高清場的力度。
最慘的是,這樣走下去,民主運動在市民心目中的光環會逐漸褪色。當一般香港人提到「佔領中環」時想到的是打鬥、阻街、混亂之類,而不是民主訴求,那辛苦得來的階段性成績將付諸流水。
同學們,在香港人還是支持以至感謝你的勇氣和爭取時,是時候光榮撤離了!
法律界人士
[李律仁 法律金融 ]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