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近日偶然在網絡上看到一篇演講稿,頗為感慨。網上標注的演講者是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特級語文教師黃玉峰,講稿標題叫做《「人」是怎麼不見的?》。
「人」究竟是怎麼不見的呢?黃老師認為,現行基礎教育中存在「五條繩索」,分別是:功利主義驅動、專制主義坐鎮、訓練主義猖獗、科學主義橫行、技術主義助陣。
淪為分數奴隸 變思想侏儒
這「五條繩索」不僅扭曲了教學理念和方法,更導致教師的行為偏離正軌,最終的惡果是孩子自由的天性和豐富的想像力被扼殺,淪為分數奴隸、習題機器,長大後則可能是思想侏儒、情感冰人。
作為在內地教育體制一路攀爬了16年的過來人,黃老師所說的一切,對筆者來說非常親切。多年前,筆者還曾天真地以為學弟學妹們可以在「素質教育」改革中逐步獲益,但聽聞身邊同學們的下一代紛紛跳入比我們當年更加殘酷的體制中,才意識到這些年來中國的教育沒有最壞、只有更壞。
之前曾與兩個人聊到「奧林匹克數學」的問題。對話者本身差異巨大——一個是剛上小學四年級的上海男孩,一個是來自湖北事業有成的40歲金融界前輩,但他們也有相似之處——一個正在學奧數並飽受「折磨」,一個曾學過奧數且略有小成。他倆給我的回答驚人一致:學奧數有什麼用呢?當聽聞我覺得做奧數「挺有趣、挺好玩」的評論後,他們報以驚訝的眼神,再快速轉為質疑。
功利主義成準則 異化人心
這就是所謂的「功利主義」,黃老師五條繩索中的第一條,也是早已深入國人心中衡量一件事的最高準則,有時可能是唯一準則。至於為什麼說學習奧數沒用,他倆的答案大同小異——找工作面試的時候用不上、上班跟奧數無關、日常生活裏加減乘除就夠用。
然後聊天就變得無趣了:一個10歲的孩子腦子就有了「功用」二字,一邊抱怨沒用、沒興趣,一邊還要接受折磨;一個博士學位、年薪百萬、每天跟數字打交道的人,既看不到數學對思維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也發現不了數學對於自然之美的精確模擬。
看着黃老師的演講稿,聊天時的情景突然在腦海中重現:前輩變成了一台瘋狂賺錢的機器,而那個孩子也在逐步變成這樣。就這樣,人不見了。
這只是教育功利主義的一個小故事,若把其他那些「主義」逐條分析,絕對可以寫本書,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不得不問,這樣的教育體系,對於國家而言利在何處?思想侏儒、精神奴隸對於社會發展的意義又是什麼?我們能夠看到工業時代和技術發展對人的異化,那扭曲的教育對人的異化,又該怎麼破解呢?
作者簡介﹕內地資深傳媒人
「人」究竟是怎麼不見的呢?黃老師認為,現行基礎教育中存在「五條繩索」,分別是:功利主義驅動、專制主義坐鎮、訓練主義猖獗、科學主義橫行、技術主義助陣。
淪為分數奴隸 變思想侏儒
這「五條繩索」不僅扭曲了教學理念和方法,更導致教師的行為偏離正軌,最終的惡果是孩子自由的天性和豐富的想像力被扼殺,淪為分數奴隸、習題機器,長大後則可能是思想侏儒、情感冰人。
作為在內地教育體制一路攀爬了16年的過來人,黃老師所說的一切,對筆者來說非常親切。多年前,筆者還曾天真地以為學弟學妹們可以在「素質教育」改革中逐步獲益,但聽聞身邊同學們的下一代紛紛跳入比我們當年更加殘酷的體制中,才意識到這些年來中國的教育沒有最壞、只有更壞。
之前曾與兩個人聊到「奧林匹克數學」的問題。對話者本身差異巨大——一個是剛上小學四年級的上海男孩,一個是來自湖北事業有成的40歲金融界前輩,但他們也有相似之處——一個正在學奧數並飽受「折磨」,一個曾學過奧數且略有小成。他倆給我的回答驚人一致:學奧數有什麼用呢?當聽聞我覺得做奧數「挺有趣、挺好玩」的評論後,他們報以驚訝的眼神,再快速轉為質疑。
功利主義成準則 異化人心
這就是所謂的「功利主義」,黃老師五條繩索中的第一條,也是早已深入國人心中衡量一件事的最高準則,有時可能是唯一準則。至於為什麼說學習奧數沒用,他倆的答案大同小異——找工作面試的時候用不上、上班跟奧數無關、日常生活裏加減乘除就夠用。
然後聊天就變得無趣了:一個10歲的孩子腦子就有了「功用」二字,一邊抱怨沒用、沒興趣,一邊還要接受折磨;一個博士學位、年薪百萬、每天跟數字打交道的人,既看不到數學對思維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也發現不了數學對於自然之美的精確模擬。
看着黃老師的演講稿,聊天時的情景突然在腦海中重現:前輩變成了一台瘋狂賺錢的機器,而那個孩子也在逐步變成這樣。就這樣,人不見了。
這只是教育功利主義的一個小故事,若把其他那些「主義」逐條分析,絕對可以寫本書,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不得不問,這樣的教育體系,對於國家而言利在何處?思想侏儒、精神奴隸對於社會發展的意義又是什麼?我們能夠看到工業時代和技術發展對人的異化,那扭曲的教育對人的異化,又該怎麼破解呢?
作者簡介﹕內地資深傳媒人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