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零息時代結束 或掀金融風暴長青網文章

2014年10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10月14日 06:35
2014年10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0」是一個抽象奧妙的數字,數千年來吸引着數學家去研究它的意義。


更不可思議的是過去五年多,我們正活在一個前所未有,以美國為首的零息率時代。


2008/09年的全球金融海嘯影響深遠。雖然經過了6年的超低息口,三輪的QE,但全球經濟增長率仍遠遜於2007年之前的速度。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剛調低明年的預期至3.8%。零息率的最大受惠者當然是美股,屢創新高。但最近在加息的陰影下,也已呈短期見頂迹象。美國GDP也反彈到非常不錯的4.6%,失業率也回落到5.9%的六年新低。


可將全球推向通縮

美國本身加息的理由已很充分,問題是聯儲局應否考慮政策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這當然也是雙向的。但這考慮已遠超越它原本雙目標(美國物價穩定及就業),亦將面臨很大政治壓力。


預期加息的速度及幅度其實非常溫和,估計在明年第二或三季開始,明年底也應不超過1厘。但這看似微不足道的調整,絕對可引發另一場的金融風暴,更可將全球推向通縮(油價已跌穿90美元)。


出口資源國相對危險

核心問題是那些國家的經濟、貨幣、板塊及企業將因美元零息率時代的結束而陷入困境。最大受害者會否是暮氣沉沉的歐元區,也許將成為美俄角力的犧牲者?當然日本的情况也好不了哪裏,刺激政策失敗,繼續迷失。連日圓貶值一招也不再奏效。


新興市場又怎樣呢?整體來看,較數年前穩陣。尤其是一些亞洲國如印度、印尼、菲律賓等,貿赤跟財赤問題都大大改善。但那些以出口資源為主的國家,如俄國、巴西、南非等,則比較危險,受到通縮的威脅。


中國企業債超過美國

中國舉足輕重,早已是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佔30%以上。但中國正值轉型期,經濟增速下滑(可能是好事),但更憂心的是連生產力增長(productivity growth)也在下降(絕不是好事)。


現在的挑戰比2008更嚴峻,因信貸泡沫比從前更大。中國的GDP還只是美國的一半,但企業債竟已超越,達12萬億美元!中央最多能夠幫地方政府債埋單,企業債絕不可能,也沒能力。唯一好處是大部分債為人民幣,必要時印鈔還可撐一下。


雅居樂可成爆發催化劑

所以我認為最值得關注的是這些企業,尤其是內房的美元債。雅居樂(3383)事件將是一個重要案例,要密切留意他能否解決短期銀行貸款問題。我最擔心的是公司在國內的現金,根本不能匯到海外,用來還外債(這是我的經驗)。所以如果海外的資金鏈一斷,將神仙難救,更可影響其他內房,產生骨牌效應。


最後,如中國真的需要減輕經濟下跌的壓力,其實人民幣貶值可能是一個最有效,相對無痛的方法。但這對這些企業美元債,無疑是雪上加霜。


中環資產擁有雅居樂股票和債券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 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