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佔中事件略見緩和,令大市從低位反彈,但新股上市活動似乎一直未受到太大影響。內地大型純晶圓代工商華虹半導體(1347)與保健及個人護理產品經銷商衍生集團(6893)同期招股,互相競逐市場資金。由於半導體市場表現大起大落,在目前投資者風險胃納轉弱下,華虹的吸引力反而不及集資規模細小、業務相對簡單的衍生。
以2013年銷售額計算,華虹為全球第6大純晶圓代工廠,市場份額1.4%,在港亦有上市的中芯國際(0981),則排名全球第4,市場份額4.9%。若單計算200mm純晶圓代工市場,華虹排名全球第2大,僅次於台灣的世界先進。
目前,包括台積電及中芯國際在內的全球首4大晶圓代工廠,全部具備發展200mm及300mm晶圓的技術,但他們均以生產300mm晶圓為主,而300mm晶圓則廣泛應用於高速發展的智能電話及平板電腦等產品之上。
近月科技股失色 華虹恐波動大
據顧問報告估計,截至2020年200mm晶圓產量仍會保持平穩,全球有關產品的代工市場銷售收入總額將由2013年的144億美元,輕微回落至2020年的132億美元,產品價格亦會輕微下跌。但對於具備先進及差異化技術的代工廠,則仍有可能保持產量及收入增長。
筆者認為,雖然華虹參與的200mm晶圓市場的穩定性,應較300mm晶圓為佳,業績的波動性可能優於主力生產300mm晶圓的代工廠,但觀乎該股過去3年業績,波動性仍然甚大,2012年收入及純利便雙雙下降,純利跌幅更達37%,而今年上半年的純利又較去年同期反彈47%,加上近月科技股表現失色,現市况下認購華虹,風險不低。
衍生積極擴展自家品牌
至於衍生,則主要在港從事多個品牌的個人護理產品、保健產品及家居產品的銷售業務,業務發展模式主要包括為品牌擁有人及製造商在港進行品牌推廣、管理及產品銷售、以及近年間積極擴展的自家品牌業務,其次則是透過特許經營商、分銷商或水貨商採購產品作銷售之用(歸類為貨品買賣分部)。
目前衍生與品牌擁有人簽訂長期獨家分銷協議的著名品牌包括「澳雪」、「雪完美」、「櫻雪」及「花世界」等,而最重要的自家品牌為「衍生」,並以此品牌發展出多項保健產品,如開奶茶、七星茶、保嬰丹及猴棗散等。
毛利高業務 助衍生純利激增
從衍生過去3年業績看,該公司的自家品牌業務增長迅速,反映該業務表現的產品開發分部收入,由2012年佔總收入31.1%,急增至2014年佔74.6%,同期貨品買賣分部的收入則大幅萎縮,佔總收入由2012年的51.6%,急降至2014年僅8.4%。
兩業務收入此消彼長,對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有極大幫助,因為自家品牌業務毛利率高達6成以上,且有不斷擴大的趨勢(2014年達67%),相反後者毛利率僅介乎6%至7%之間。這亦解釋了2014年該公司總收入較2012年大跌近30%,但純利反而急增1.2倍。
值得注意的是該股截至今年7月底止4個月,錄得收入7750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0.3%,公司解釋收入下降主要仍是貨品買賣分部收入回落所致,整體毛利率仍然上升。
衍生中短線有保證
假設該股2015年3月底止年度仍能維持上年度溢利4970萬元,該股預測市盈率約16.1至19.3倍(視乎最終招股定價) ,不算便宜,但考慮到該股屬下的自家品牌及多個簽訂獨家分銷協議的品牌在港均具相當知名度,毛利率偏高,該股亦打算動用集資近半資金,尋找新品牌擁有人的合作機會,以及動用集資所得的15%,於內地作市場推廣,這些部署料有利於其中線業務發展。該股集資規模僅約2億多元,市場消化能力不成問題,投資者小注認購,即使市况轉壞,預料承受的風險亦不大,中短線投資應有保證。
撰文﹕王逸
[王逸 智選IPO]
以2013年銷售額計算,華虹為全球第6大純晶圓代工廠,市場份額1.4%,在港亦有上市的中芯國際(0981),則排名全球第4,市場份額4.9%。若單計算200mm純晶圓代工市場,華虹排名全球第2大,僅次於台灣的世界先進。
目前,包括台積電及中芯國際在內的全球首4大晶圓代工廠,全部具備發展200mm及300mm晶圓的技術,但他們均以生產300mm晶圓為主,而300mm晶圓則廣泛應用於高速發展的智能電話及平板電腦等產品之上。
近月科技股失色 華虹恐波動大
據顧問報告估計,截至2020年200mm晶圓產量仍會保持平穩,全球有關產品的代工市場銷售收入總額將由2013年的144億美元,輕微回落至2020年的132億美元,產品價格亦會輕微下跌。但對於具備先進及差異化技術的代工廠,則仍有可能保持產量及收入增長。
筆者認為,雖然華虹參與的200mm晶圓市場的穩定性,應較300mm晶圓為佳,業績的波動性可能優於主力生產300mm晶圓的代工廠,但觀乎該股過去3年業績,波動性仍然甚大,2012年收入及純利便雙雙下降,純利跌幅更達37%,而今年上半年的純利又較去年同期反彈47%,加上近月科技股表現失色,現市况下認購華虹,風險不低。
衍生積極擴展自家品牌
至於衍生,則主要在港從事多個品牌的個人護理產品、保健產品及家居產品的銷售業務,業務發展模式主要包括為品牌擁有人及製造商在港進行品牌推廣、管理及產品銷售、以及近年間積極擴展的自家品牌業務,其次則是透過特許經營商、分銷商或水貨商採購產品作銷售之用(歸類為貨品買賣分部)。
目前衍生與品牌擁有人簽訂長期獨家分銷協議的著名品牌包括「澳雪」、「雪完美」、「櫻雪」及「花世界」等,而最重要的自家品牌為「衍生」,並以此品牌發展出多項保健產品,如開奶茶、七星茶、保嬰丹及猴棗散等。
毛利高業務 助衍生純利激增
從衍生過去3年業績看,該公司的自家品牌業務增長迅速,反映該業務表現的產品開發分部收入,由2012年佔總收入31.1%,急增至2014年佔74.6%,同期貨品買賣分部的收入則大幅萎縮,佔總收入由2012年的51.6%,急降至2014年僅8.4%。
兩業務收入此消彼長,對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有極大幫助,因為自家品牌業務毛利率高達6成以上,且有不斷擴大的趨勢(2014年達67%),相反後者毛利率僅介乎6%至7%之間。這亦解釋了2014年該公司總收入較2012年大跌近30%,但純利反而急增1.2倍。
值得注意的是該股截至今年7月底止4個月,錄得收入7750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0.3%,公司解釋收入下降主要仍是貨品買賣分部收入回落所致,整體毛利率仍然上升。
衍生中短線有保證
假設該股2015年3月底止年度仍能維持上年度溢利4970萬元,該股預測市盈率約16.1至19.3倍(視乎最終招股定價) ,不算便宜,但考慮到該股屬下的自家品牌及多個簽訂獨家分銷協議的品牌在港均具相當知名度,毛利率偏高,該股亦打算動用集資近半資金,尋找新品牌擁有人的合作機會,以及動用集資所得的15%,於內地作市場推廣,這些部署料有利於其中線業務發展。該股集資規模僅約2億多元,市場消化能力不成問題,投資者小注認購,即使市况轉壞,預料承受的風險亦不大,中短線投資應有保證。
撰文﹕王逸
[王逸 智選IPO]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