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給我在社交媒體上的家長朋友︰
這陣子大家辛苦了。我們的網絡原本用來分享孩子間的樂事傻事、交換功課資訊、在排山倒海的功課前互相打氣……但忽然一切變味。
事情常常是這樣發生的,先有家長拋出或真或假、支持或反對的轉載信息,然後大家迅即分成兩個陣營,各自表述。不歡而散前一般都有這句話﹕我認為這是家長群組所以不該談政治。然後有好心家長拋出笑話來緩和氣氛,可是那些預設的笑臉表情變得好生尷尬。
社交媒體變成壓力場,人人感覺乏力。每次留言都天人交戰,擔心又失去一個朋友。家長都不喜歡捲入政治,誰喜歡啊?﹗偏偏政治就在生活中,躲不過。
政治就在生活中
容我這樣大膽地說,在所有情緒化的用詞和指摘背後,我們相同的遠比不同多。我們都愛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家,希望孩子在安定環境健康成長,讓小學雞學小學雞該學的知識、玩小學雞可以玩的遊戲;我們一樣戰戰兢兢,擔心一覺醒來在新聞看到流血,害怕那些因佔領而失救的虛假消息竟有一絲真實;我們祈求正常生活快快恢復,讓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行車的道路讓車子行。
至於這場行動該如何走下去,真希望有人能夠給一個答案。繼續的話,怎樣減少個人利益的犧牲?結束的話,如何才有力有尊嚴而不令之前的努力付諸流水?民主的花怎樣結出美麗的果實,而不是撕裂一整代人的心靈傷口?(那種傷口一世人經歷一個已嫌太多)
然而,事情畢竟發生了,用最醜陋邪惡的方式發生。和平而克制的示威者,這邊廂吃完警察先生小姐的催淚氣,那邊廂吃口罩男的拳打腳踢。但最痛的,可不是肢體上的傷。
跑內地線的資深記者在網上留言﹕「知道劉霞是誰嗎?她的丈夫,是正坐大牢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劉霞並非帶罪之身,如何防止外人,包括我等記者的採訪呢?對,就是一群來歷不明的人,以武力向我們動粗。報警嗎?明明衰人站在面前,公安只當看不見,把你帶走去派出所落口供……以往我會覺得那是內地的問題。今天?就在我家門。」
上少幾天課仍重要嗎?
家長朋友啊,就是因為我們相同的比不同的多,所以我更願意相信,我們都不能容忍孩子在公義不彰、是非顛倒、黑白混和的環境當中成長。與孩子看一起看新聞,我已經漸漸不懂得怎樣「解毒」了。一幕幕令人髮指的暴行,眾目睽睽的在街頭發生,權貴口中最堂皇的話,同時也是最邋遢的髒言。
如果到了這個時候,我們還在乎上少幾天課、呈分試算少幾多、一程車要兜路多花時間……實在太對不起眼前睡得像天使模樣的孩子了。
(寫在旺角暴徒街頭施暴當晚)
作者簡介﹕愛採訪愛孩子,出版作品包括《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合著)。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這個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
文﹕蘇美智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