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一連兩天,眾多社會知名人士都在勸喻學生撤離佔領現場。香港這批年輕人,為爭取民主與公義,要面對着政府開槍鎮壓的要脅、黑社會的攻擊、街坊商戶的控訴,連日來筋疲力竭,睡臥街頭,然後還要面對關心自己的父母輩和祖父母輩苦口婆心的規勸。真的替這批年輕人感到心痛。
錯在政府,為何壓力要由學生頂?
政府一錯,錯在遲遲不按承諾給予香港人真普選真民主;再錯,錯在以大量催淚彈與胡椒噴霧對付和平示威者;三錯,錯在縱容暴力行為令和平示威者的人身安全飽受威脅。每一次錯,都激起更多市民堅定地跑上街頭。
錯在政府,但至今政府從無道歉。要求重啟政改五部曲、要求特首問責下台,都是民心所向的合理訴求。
先退,可真能有進?
不過,目睹過25年前的一幕,我們這代中年人心底裏都異常害怕看見悲劇重演。面對強硬的政權,我們都傾向在危急快臨之時即選擇向後退,也會心急如焚地勸喻年輕人向後退。只是,請別再妄想年輕人必會聽我們的勸喻。
很多年輕人不肯退場,是因為他們不再相信「先退後進」這路線。他們不信,是建基於他們的經歷與分析。別忘記他們主要成長在九七之後,在過去17年,尤其是在過去兩年,他們看到的是一個怎麼樣的政府?溝通談判了30年也只換來如斯田地,他們會真的相信談判有效嗎?他們若再親嘗了警隊的瘋狂催淚彈、從社交網絡見證過有片有真相的警黑捉放曹,就更難叫他們憑信心指望「先退場後談判」就可獲得成果。
向學生勸退,無疑盡上了長輩的責任令年輕人知悉危險,但現實是年輕人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和選擇。新一代的公民基因已經變異,你看看走出來抗爭的人數,以及他們對抗爭的堅持,退了又立刻再回來、退了又立刻再回來,你就能預知,在那好幾個危急的晚上,即使警隊真的開槍,也必會有好些年輕人會頂着危險繼續在街頭衝。因為,他們這一代,真的已感到退無可退。
雖然筆者同樣為到學生的安全而憂心忡忡,同樣希望學生可以遠離高危的佔領地區,尤其是某些佔領場地已為並非高度重視和平的抗爭者所盤踞。不過,對於鋪天蓋地的勸撤呼籲,筆者開始感到憤怒,憤怒得很想說:「若你真的愛護學生、想要保護學生,為何你不努力去為香港爭取民主與公義,而只懂規勸他們去退場、去放棄?」
解除危機,只得一途
盡力呼籲一下學生退場,除了良心上好過一點,難道就能有助於根本地解除危機?不少年輕人已經押上了自己的前途與安危,在香港社會有較高地位、有較多財力權力影響力的中年人,各位專業人士、官員、商家,為何不積極運用你擁有的影響力,去真正守護着這批年輕人?
各位大學校長、中學校長,不論公開地或低調地,可會一同努力向特區政府甚至中央政府作游說,爭取學生要爭取的合理訴求?別說你們沒能力影響大局,能力權力遠較你們低的中學生大學生,已經用盡自己的努力去嘗試改變,你們又嘗試過多少?
從今天開始,沒有努力去為香港爭取民主公義的人,不再有資格勸喻學生撤退離場。
陳日君樞機有資格勸喻學生退場,因他一直為民主發聲;李國能先生有資格勸喻學生退場,因他一直努力捍衛香港的法治精神。
建制派議員,你們與特區政府關係良好,請問你們可有為香港年輕人說句公道話?抑或你們只是擔當政府想示威者退場的傳話人?董建華先生,你貴為全國政協副主席,影響力直達中央,懇請你替香港年輕人說服中央政府理解絕大部分香港市民都和平理性,且無意挑戰「一國」這前提,只望香港問題香港解決,只望看見香港有未來。
在金鐘的佔領大廣場,掛起了這一條橫額:「父母為我哭了,我為將來哭了。」
香港年輕人的父母輩和祖父母輩,你能夠依舊不為所動,由得這群純良正直的年輕人獨自承受着這個大時代的重擔嗎?衷心希望你不會。
作者為前中學校長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錯在政府,為何壓力要由學生頂?
政府一錯,錯在遲遲不按承諾給予香港人真普選真民主;再錯,錯在以大量催淚彈與胡椒噴霧對付和平示威者;三錯,錯在縱容暴力行為令和平示威者的人身安全飽受威脅。每一次錯,都激起更多市民堅定地跑上街頭。
錯在政府,但至今政府從無道歉。要求重啟政改五部曲、要求特首問責下台,都是民心所向的合理訴求。
先退,可真能有進?
不過,目睹過25年前的一幕,我們這代中年人心底裏都異常害怕看見悲劇重演。面對強硬的政權,我們都傾向在危急快臨之時即選擇向後退,也會心急如焚地勸喻年輕人向後退。只是,請別再妄想年輕人必會聽我們的勸喻。
很多年輕人不肯退場,是因為他們不再相信「先退後進」這路線。他們不信,是建基於他們的經歷與分析。別忘記他們主要成長在九七之後,在過去17年,尤其是在過去兩年,他們看到的是一個怎麼樣的政府?溝通談判了30年也只換來如斯田地,他們會真的相信談判有效嗎?他們若再親嘗了警隊的瘋狂催淚彈、從社交網絡見證過有片有真相的警黑捉放曹,就更難叫他們憑信心指望「先退場後談判」就可獲得成果。
向學生勸退,無疑盡上了長輩的責任令年輕人知悉危險,但現實是年輕人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和選擇。新一代的公民基因已經變異,你看看走出來抗爭的人數,以及他們對抗爭的堅持,退了又立刻再回來、退了又立刻再回來,你就能預知,在那好幾個危急的晚上,即使警隊真的開槍,也必會有好些年輕人會頂着危險繼續在街頭衝。因為,他們這一代,真的已感到退無可退。
雖然筆者同樣為到學生的安全而憂心忡忡,同樣希望學生可以遠離高危的佔領地區,尤其是某些佔領場地已為並非高度重視和平的抗爭者所盤踞。不過,對於鋪天蓋地的勸撤呼籲,筆者開始感到憤怒,憤怒得很想說:「若你真的愛護學生、想要保護學生,為何你不努力去為香港爭取民主與公義,而只懂規勸他們去退場、去放棄?」
解除危機,只得一途
盡力呼籲一下學生退場,除了良心上好過一點,難道就能有助於根本地解除危機?不少年輕人已經押上了自己的前途與安危,在香港社會有較高地位、有較多財力權力影響力的中年人,各位專業人士、官員、商家,為何不積極運用你擁有的影響力,去真正守護着這批年輕人?
各位大學校長、中學校長,不論公開地或低調地,可會一同努力向特區政府甚至中央政府作游說,爭取學生要爭取的合理訴求?別說你們沒能力影響大局,能力權力遠較你們低的中學生大學生,已經用盡自己的努力去嘗試改變,你們又嘗試過多少?
從今天開始,沒有努力去為香港爭取民主公義的人,不再有資格勸喻學生撤退離場。
陳日君樞機有資格勸喻學生退場,因他一直為民主發聲;李國能先生有資格勸喻學生退場,因他一直努力捍衛香港的法治精神。
建制派議員,你們與特區政府關係良好,請問你們可有為香港年輕人說句公道話?抑或你們只是擔當政府想示威者退場的傳話人?董建華先生,你貴為全國政協副主席,影響力直達中央,懇請你替香港年輕人說服中央政府理解絕大部分香港市民都和平理性,且無意挑戰「一國」這前提,只望香港問題香港解決,只望看見香港有未來。
在金鐘的佔領大廣場,掛起了這一條橫額:「父母為我哭了,我為將來哭了。」
香港年輕人的父母輩和祖父母輩,你能夠依舊不為所動,由得這群純良正直的年輕人獨自承受着這個大時代的重擔嗎?衷心希望你不會。
作者為前中學校長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