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經天緯地﹕鍵盤戰士起革命 長青網文章

2014年10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10月05日 06:35
2014年10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近日的佔中運動突顯了網絡的角色,示威者將各種消息、相片及短片實時上載社交網站, 發揮了動員作用。現時分析社交網站在這場運動扮演的角色或言之尚早,但網絡改變政治生態卻是不爭事實。這種新形式的公民參與對傳統政黨以至政府都引起衝擊,不容忽視。


社交網絡造就一批熱中網絡討論分享的「鍵盤戰士」。有人質疑他們只是安坐家中,按一下「讚好」鈕,或分享一下文章,純粹自我感覺良好,無助改變世界。較早前針對尼日利亞被擄女學生,網民在Twitter發起BringOurGirlBack行動,便很明顯不會真的可以拯救被擄女學生。但在地區政治層面上,「鍵盤戰士」已漸成為一股不能忽視的力量。


英250萬人組織嚇怕政客

英國的38 Degrees便是一例。據其網頁介紹,組織宗旨是要將權力還給人民,以新的途徑讓會員作政治參與,藉此鞏固民主制度。組織強調,政治參與不僅是每5年投一次票,他們要確保公民的聲音持續為執政者聆聽。


組織現時在英國有會員250萬人。其一大特色便是由會員決定要動員的議題,組織總裁對議題並沒有話事權,只是負責統籌工作。由於組織資金百分百來自會員捐獻,確保組織必須要遵循會員意志。


38 Degrees其中一項引以為傲的成果,便是2011年發起簽名請願,蒐集50萬簽名迫使英國政府擱置國有樹林私有化計劃。但組織並不止是簽名請願那麼簡單,會員走入現實世界作動員,會因應議題作出不同形式的部署,例如發起一人一電郵給議員,各自在所屬選區跟議員會面游說、在國會外遊行集會等。


電郵轟炸當然叫政客不勝其煩,三大黨議員都不時指控該組織是敵對政黨的爪牙。但這正反映傳統政黨無法理解這種新形式的公民參與。組織總裁David Babbs便向《衛報》坦言,政客總無法了解他們跟政治建制的分別:「政黨在乎的是中央控制、要黨員嚴守黨路線;但我們在乎的是人民作出決定,然後持續向當權者叩門。」


付出由人 保持政治覺醒

政治動員過往都是職業政客或社運活躍人士的專利,但網絡把政治參與的門檻降低了,令不少關心政治但苦無時間的人也可參與。網站Open Democracy的James Dennis分析38 Degrees這種新模式時便指出,這種參與並不需要參加者付出太多時間或精神,按個人精力參與,所以能夠持續維持政治覺醒,而只要時機適合,便可觸發進一步參與。


西方不少人近年對傳統政治生厭,英國政黨及工會的會員人數都跌至新低。但網絡動員卻突顯人們的政治覺醒,期待更多參與。政府及政客如何回應這渴求,將是民主社會能否進步的關鍵。


文﹕林康琪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