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健吾﹕對手的說話長青網文章

2014年10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10月04日 06:35
2014年10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只要看過那些建制派面書群組的發言,你就明白香港人還是有一大群「扮理性」的人。他們總是覺得「中立」比較好。


比方說,其中一個就要嫁一個警察的港女朋友,就在面書中說:「雖然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歡××××這群組,但是他的說話還是有可以參考的價值,啟發思考的一種,不要因人廢言。」話說得那麼大,那內容是什麼?內容不過是,一張警察放催淚彈的照片,寫着一句「大家不喜歡催淚彈,可以用什麼方法?用警棍,那就肯定有人頭破血流。催淚彈政治形象不好,但實際上傷害較少。」


「套入當權者」的思考

這種由上而下鳥瞰的角度,以指點江山智者之勢,掰弄一些文字,覺得要顧及施暴者感受的文章,成為了我的那位港女朋友的一種「啟發思考」的理性文章。讀完,除了覺得自己浪費了兩分鐘時間外,我還明白了一件事:這些「理性」撐政府的面書專頁,都有一個特色,他們很喜歡「套入當權者」的思考,要受眾「體諒」統治者或當權者的難處。這一點,是很奇怪的。如果我們香港人的政府和特首,是由我們選的。當他們「出事」的時候,那個曾接受我們授權的人受到譴責,為他說一點話,為自己「投錯票」的窘態作一丁點解脫,我還可以有點同情。但是,讀完還讚那些「理性撐政府」的面書專頁的人,以為自己是老闆,角色代入FF(編按:網絡用語,意指幻想)自己如果你是陳奕迅,不,如果你是當權者你會怎麼做,讀的人,不是白癡,就是有妄想症,幻想自己是指點天下的企管精英。


政府官員收我們的公帑,就是要為市民做事。國際傳媒看着那些高舉雙手的人被放催淚彈,官員怎麼樣都不會得到同情。那種文宣句式,就好像是一隻色狼,在港鐵摸你左邊乳房,然後有人喝止,之後他就說:「其實性慾就係度㗎啦,大家不喜歡被摸左邊乳房,可以用什麼方法?用警棍?那就一定流血。摸左邊乳房形象不好,但實際上傷害較少。」你,可以信服嗎?


特首梁振英說,這場運動,已不是「三朝五日」可以解決的事。對,現在一代年輕人的記憶,不是周慧敏那些年松島楓飯島愛黎明劉德華,而是催淚彈的氣味。以前搞社運,會被人問:「你衝過鐵馬未?未就不要說自己搞過社運。」現在門檻高多了:「你食過催淚彈未?洗過胡椒噴霧未?未?不要說自己搞過社運。」整個社會的世故度,幾天之間,提升了不少。這幾天,我每一天都至少去一個現場,找5個人聊天,問他們來了幾天,留了多久,為什麼來,有什麼訴求。他們都好直白的回答我:「我們要真普選。」有一個,我很記得的,是一個叫自己「黎小朋友」的20多歲IVE學生。黎小朋友說,「我要真普選,要一個入閘出閘門檻都不可以太高,要合理的普選方案。我知道,就算我們有普選,都不知道到時選特首的時候,有幾多個投票的人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會有幾多人下來香港投票,但我現在覺得要解決這件事的方法,是真普選。」


頃刻,黎小朋友變成了一個大人了。


執筆之時,我仍在思考,究竟群眾是怎樣的。現在學聯要跟林鄭談了,如果框架不變,又談什麼呢?戴耀廷叫學生要「知所進退」,我們進過什麼呢?沒有,什麼都沒有。


就看這幾天的運動,各個持份者各自在枱底發功的招式,你就完全明白,香港人是不折不扣的中國人。基因這回事,真的不是三朝五日可以變的。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