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佔中行動提早發動,並且迅速在社會上蔓延,恐怕連泛民人士也是始料不及。據了解,一些泛民人士先是擔心「佔中」形不成規模,發起之後好快收場,示威變成示弱,對特區政府和中央沒有什麼壓力;現在則擔心「佔中」失控,對經濟民生和社會秩序造成災難性的衝擊,引起民意強烈反彈,令自己在以後的選舉中遭受懲罰。由此可以看到,對於泛民來說,「佔中」是一把「雙刃刀」,既可能用來打擊對手,也可能因為玩過頭反而傷己。「佔中」行動如何在宣泄情緒之後見好就收,避免令「佔中」與根本不可能達到的訴求綑綁而陷於既傷人又害己的「死局」,恐怕是泛民人士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佔中」沒失控但面臨失控危險
「佔中」現在面對的情况是既沒有失控,但又面臨失控的危險。說沒有失控,是說自發參與的市民雖然多達幾萬人,但總體上趨於平和,沒有出現外地大型示威抗議常常出現的打砸搶現象,體現了港人的良好質素。
說面臨失控的危險,不僅是說「佔中」行動當日確實發生了衝擊警方防線導致警員受傷的情况,而且主要是說目前的佔領行動,高峰時人數眾多,但卻群龍無首。記得在「佔中」啟動當日,「佔中」發起人和學聯負責人面對示威者與警員衝突、防暴警察施放催淚彈之時,曾經呼籲參加集會的人士全面撤離。然而,示威者對此置之不理。這說明,「佔中」的發起者掌控不了正在進行的「佔中」行動。尤其值得警惕的是,自發參加的市民,基本上龍蛇混雜,若集會持續下去,難保沒有人為了一己私利,製造事端,給集會帶來負面影響,甚或觸發更大對抗,惡化事態。還有,「佔中」已經對許多市民造成不便,民怨勢必隨着「佔中」行動的持續而增加,也難保有不滿的市民對「佔中」人士有激烈行動。這些都會導致惡性事件的發生。
莫將「佔中」與不可能達到的訴求綑綁
「佔中」行動短時間內在不同地區擴散,大批市民參加「佔領」行動,展示了政治能量,確實令到一眾泛民人士士氣高漲。所以,在佔中發動之後,27名泛民主派議員隨即乘勢提出了對特首梁振英的彈劾議案,要求特首就事件呈辭問責。要求特首梁振英下台及人大常委會收回決定,成為「佔中」搞手提出的兩大訴求。但誰都知道,這兩個訴求都是不可能達到的任務。
針對「佔中」掀起的「倒梁」風,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接受中通社採訪時,已明確表達了堅定不移「挺梁」的態度。同時,全國人大常委會作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常設機關,履行憲制責任,就特首普選的核心問題作出的決定,具有憲制性的法律效力,豈可兒戲,隨意撤回?在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上,中央不會因為有些人發動激進違法活動就屈服,否則,只會換來更多、更大的違法活動,香港將永無寧日,國家將永無寧日。中央一再表明了這一原則立場。筆者在這裏提醒泛民人士,切不可將不可能達到的訴求與「佔中」綑綁。如果泛民人士在這個問題上不保持必要的清醒,將會使「佔中」陷於自己都不願意見到的「死局」。
和平結束「佔中」為普選解套
「佔中」一旦發生,泛民就被視為組織者和推動者。泛民不可能只享有「佔中」的利益回報,「佔中」出現任何嚴重後果,泛民同樣難逃責任。泛民人士還需看到,香港的主流民意反對「佔中」。現時泛民的形勢十分清楚,佔中行動確有不斷惡化升級之勢。如果泛民繼續推波助瀾,在有關訴求不能滿足的情况下,令佔中示威者情緒失控,最終可能引發不可收拾的局面。屆時泛民勢將受到千夫所指。
其實,「佔中」對峙之後,始終還要面對如何解決普選的問題。泛民人士應該留意到,美英官方對今次「佔中」的表態清楚顯示出希望香港依《基本法》落實普選的立場。畢竟,香港大多數人還是希望一人一票選特首。對泛民來說,當前首務是要避免「佔中」惡化,推動在示威者表達過訴求、發泄完情緒之後,見好就收,和平地結束佔中行動,為討論普選問題留有餘地。
作者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佔中」沒失控但面臨失控危險
「佔中」現在面對的情况是既沒有失控,但又面臨失控的危險。說沒有失控,是說自發參與的市民雖然多達幾萬人,但總體上趨於平和,沒有出現外地大型示威抗議常常出現的打砸搶現象,體現了港人的良好質素。
說面臨失控的危險,不僅是說「佔中」行動當日確實發生了衝擊警方防線導致警員受傷的情况,而且主要是說目前的佔領行動,高峰時人數眾多,但卻群龍無首。記得在「佔中」啟動當日,「佔中」發起人和學聯負責人面對示威者與警員衝突、防暴警察施放催淚彈之時,曾經呼籲參加集會的人士全面撤離。然而,示威者對此置之不理。這說明,「佔中」的發起者掌控不了正在進行的「佔中」行動。尤其值得警惕的是,自發參加的市民,基本上龍蛇混雜,若集會持續下去,難保沒有人為了一己私利,製造事端,給集會帶來負面影響,甚或觸發更大對抗,惡化事態。還有,「佔中」已經對許多市民造成不便,民怨勢必隨着「佔中」行動的持續而增加,也難保有不滿的市民對「佔中」人士有激烈行動。這些都會導致惡性事件的發生。
莫將「佔中」與不可能達到的訴求綑綁
「佔中」行動短時間內在不同地區擴散,大批市民參加「佔領」行動,展示了政治能量,確實令到一眾泛民人士士氣高漲。所以,在佔中發動之後,27名泛民主派議員隨即乘勢提出了對特首梁振英的彈劾議案,要求特首就事件呈辭問責。要求特首梁振英下台及人大常委會收回決定,成為「佔中」搞手提出的兩大訴求。但誰都知道,這兩個訴求都是不可能達到的任務。
針對「佔中」掀起的「倒梁」風,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接受中通社採訪時,已明確表達了堅定不移「挺梁」的態度。同時,全國人大常委會作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常設機關,履行憲制責任,就特首普選的核心問題作出的決定,具有憲制性的法律效力,豈可兒戲,隨意撤回?在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上,中央不會因為有些人發動激進違法活動就屈服,否則,只會換來更多、更大的違法活動,香港將永無寧日,國家將永無寧日。中央一再表明了這一原則立場。筆者在這裏提醒泛民人士,切不可將不可能達到的訴求與「佔中」綑綁。如果泛民人士在這個問題上不保持必要的清醒,將會使「佔中」陷於自己都不願意見到的「死局」。
和平結束「佔中」為普選解套
「佔中」一旦發生,泛民就被視為組織者和推動者。泛民不可能只享有「佔中」的利益回報,「佔中」出現任何嚴重後果,泛民同樣難逃責任。泛民人士還需看到,香港的主流民意反對「佔中」。現時泛民的形勢十分清楚,佔中行動確有不斷惡化升級之勢。如果泛民繼續推波助瀾,在有關訴求不能滿足的情况下,令佔中示威者情緒失控,最終可能引發不可收拾的局面。屆時泛民勢將受到千夫所指。
其實,「佔中」對峙之後,始終還要面對如何解決普選的問題。泛民人士應該留意到,美英官方對今次「佔中」的表態清楚顯示出希望香港依《基本法》落實普選的立場。畢竟,香港大多數人還是希望一人一票選特首。對泛民來說,當前首務是要避免「佔中」惡化,推動在示威者表達過訴求、發泄完情緒之後,見好就收,和平地結束佔中行動,為討論普選問題留有餘地。
作者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