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佔領行動持續,增加了佔領地點,有更多市民加入,連日來,政府對集會由緊變寬之後,似乎全無應對之策。政府或許採取以拖待變策略,不過,從尋求解決危局角度檢視連日情况,若任由事態發展,情勢轉壞的可能性遠高於轉好,將更難解決。政府若單從權謀盤算,期望民意逆轉而在鬥爭中佔優勢,這樣的策略並不可取,因為不單被動,而且會把香港推向險境;政府應該與示威者溝通對話,爭取循和平途徑解決,才是負責任做法。
佔中行動愈拖長
事態或更難解決
示威者佔領的地點,除了金鐘告士打道、灣仔軒尼詩道崇光百貨對開馬路、旺角彌敦道與亞皆老街交界,昨日凌晨有人佔領了尖沙嘴廣東道一段路面,往後還有什麼五花八門佔領,無從估計,因為現在整場佔領行動,已經沒有領導者有一言九鼎之力;群龍無首之下,群衆運動的不確定性逐漸顯露出來。
過去幾日,每到入夜,大批市民都到金鐘、銅鑼灣、旺角3個地點參加集會,這種模式會持續一段時間。不過,這3處集會場地,未見有公認領導人,參加者各自排遣,在金鐘集會場地,有人奇裝異服,有人圍坐野餐甚至燒烤食物,情况與其說是政治集會場地,不如說是嘉年華會場。有人或許認為集會毋須太嚴肅,輕鬆調劑一下未嘗不可,云云,只是,政治集會若淪為朋輩聚會場合、成為晚飯後散步的新鮮事,則集會的向心力有多強固?若遇變故,多少人會堅持?這些都是疑問。
佔領行動的規模超出所有人預期,一定程度成為全民運動,廣義上香港成為民主廣場,廣場文化的特徵,例如示威者取態愈趨激進,已經逐漸顯現出來。參加者眾,難免有溫和有激進,在各個集會場地時有齟齬,雖然經勸解都可以平復,但是仍屬隱憂。金紫荊廣場的國慶日升旗儀式,兩批示威者取態不同,有人認為應該衝擊,有人認為要尊重儀式,只需到場以靜默行動表達意見,兩批人士經過辯論,以民主方式決定臨場取態,結果溫和一方的做法獲接納,其間有示威常客的政黨曾經靠近,也被學生要求保持距離。升旗儀式在學生「維穩」下得以順利完成,在現今的尖銳對峙局面,成為一條奇異風景線,奇哉怪也。這一幕,固然反映示威者、特別是學生的理性一面,不過,也確切折射出激進與溫和路線,在總體和個別事項都顯現出來。一批人突然佔領尖沙嘴廣東道路面,據知也是兩條路線的產物,佔中發起人表示樂見其他人參與佔領,但是認為現階段適宜鞏固金鐘、旺角和灣仔3個據點,言下之意與不同路線切割。學聯與佔中發起人與其他佔領行動劃清界線,十分必要,更應該經常提醒和宣揚和平理性的佔領理念,讓市民知所趨避。群衆運動出現路線之爭是正常的事,若理念不同,就應該果斷分道揚鑣,以免出現整個運動被別有用心者騎劫的局面。
佔領行動面對的挑戰,除了部分示威者「玩玩吓」,被稱頌的純潔度能否維持成疑,受佔領影響的市民不滿之情隨時爆發,還有路線分歧等;此外,還要面對尋釁滋事,製造事端,隨時發生突發變故的各種手法,日前一輛車在旺角高速駛向示威人群,就是一例。可以說,佔領行動存在大量不確定因素,拖延時日愈長,發生變故的可能性愈大。
對話勿淪為公審羞辱
學聯應點名見梁振英
政府這幾日,對於佔領集會採取放任自流,讓它自行燃燒,這種取態,有人解讀為政府打消耗戰,要讓佔領集會無以為繼,或是等候佔領運動犯錯誤,政府在有利情勢和輿論時再次出擊。政府是否有這樣的盤算,只能猜度,不過,政府不應以權謀策略主導處理這次群衆運動,因為事態若轉壞惡化,屆時應對的場面,可能較9月28日施放催淚彈時更大,有更多衝突,屆時清場可能要出動更大武力,會否釀成大流血,就成為懸念。假若政府讓事態變壞(例如示威群眾發生事故或衝突)才出手收拾,社會的代價可能很大,並非上策。
我們認為政府和涉及佔領行動各方,應該堅持溝通對話是解決危局的唯一途徑。學聯已經釋出願意與政府對話的意願,據知政府非正式回應也願意對話,期望除了學聯,政府還與佔領行動其他持份者對話,搭建各方都有下台階的解決辦法。
關於對話安排,在事態形同全民運動之後,公開透明,甚至在公開場合,都可以考慮,但是對話不應該是公審,也不應該是對官員羞辱,因為這樣的對話全無意義;另外,學聯提出先決條件是特首梁振英辭職,他們與其他官員對話,其實這個先決條件,並無必要,一方面若梁振英不辭職,豈非對話意願不是真心實意,另方面,即使學聯對梁振英的表現多不滿,正好與他對話辯論,除非學聯害怕與梁振英面對面,否則應該點名要見他,而非其他官員。
若官民有機會對話,都要抱持共同解決問題的目標和決心,而非虛與委蛇耍手段,或是只想發泄一場,應該把握機會切實具體商討,尋求妥協。香港處於治亂興衰的分水嶺,期望港人的理智和智慧在這個關鍵時刻顯露出來,為香港和香港人的福祉,努力以赴。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佔中行動愈拖長
事態或更難解決
示威者佔領的地點,除了金鐘告士打道、灣仔軒尼詩道崇光百貨對開馬路、旺角彌敦道與亞皆老街交界,昨日凌晨有人佔領了尖沙嘴廣東道一段路面,往後還有什麼五花八門佔領,無從估計,因為現在整場佔領行動,已經沒有領導者有一言九鼎之力;群龍無首之下,群衆運動的不確定性逐漸顯露出來。
過去幾日,每到入夜,大批市民都到金鐘、銅鑼灣、旺角3個地點參加集會,這種模式會持續一段時間。不過,這3處集會場地,未見有公認領導人,參加者各自排遣,在金鐘集會場地,有人奇裝異服,有人圍坐野餐甚至燒烤食物,情况與其說是政治集會場地,不如說是嘉年華會場。有人或許認為集會毋須太嚴肅,輕鬆調劑一下未嘗不可,云云,只是,政治集會若淪為朋輩聚會場合、成為晚飯後散步的新鮮事,則集會的向心力有多強固?若遇變故,多少人會堅持?這些都是疑問。
佔領行動的規模超出所有人預期,一定程度成為全民運動,廣義上香港成為民主廣場,廣場文化的特徵,例如示威者取態愈趨激進,已經逐漸顯現出來。參加者眾,難免有溫和有激進,在各個集會場地時有齟齬,雖然經勸解都可以平復,但是仍屬隱憂。金紫荊廣場的國慶日升旗儀式,兩批示威者取態不同,有人認為應該衝擊,有人認為要尊重儀式,只需到場以靜默行動表達意見,兩批人士經過辯論,以民主方式決定臨場取態,結果溫和一方的做法獲接納,其間有示威常客的政黨曾經靠近,也被學生要求保持距離。升旗儀式在學生「維穩」下得以順利完成,在現今的尖銳對峙局面,成為一條奇異風景線,奇哉怪也。這一幕,固然反映示威者、特別是學生的理性一面,不過,也確切折射出激進與溫和路線,在總體和個別事項都顯現出來。一批人突然佔領尖沙嘴廣東道路面,據知也是兩條路線的產物,佔中發起人表示樂見其他人參與佔領,但是認為現階段適宜鞏固金鐘、旺角和灣仔3個據點,言下之意與不同路線切割。學聯與佔中發起人與其他佔領行動劃清界線,十分必要,更應該經常提醒和宣揚和平理性的佔領理念,讓市民知所趨避。群衆運動出現路線之爭是正常的事,若理念不同,就應該果斷分道揚鑣,以免出現整個運動被別有用心者騎劫的局面。
佔領行動面對的挑戰,除了部分示威者「玩玩吓」,被稱頌的純潔度能否維持成疑,受佔領影響的市民不滿之情隨時爆發,還有路線分歧等;此外,還要面對尋釁滋事,製造事端,隨時發生突發變故的各種手法,日前一輛車在旺角高速駛向示威人群,就是一例。可以說,佔領行動存在大量不確定因素,拖延時日愈長,發生變故的可能性愈大。
對話勿淪為公審羞辱
學聯應點名見梁振英
政府這幾日,對於佔領集會採取放任自流,讓它自行燃燒,這種取態,有人解讀為政府打消耗戰,要讓佔領集會無以為繼,或是等候佔領運動犯錯誤,政府在有利情勢和輿論時再次出擊。政府是否有這樣的盤算,只能猜度,不過,政府不應以權謀策略主導處理這次群衆運動,因為事態若轉壞惡化,屆時應對的場面,可能較9月28日施放催淚彈時更大,有更多衝突,屆時清場可能要出動更大武力,會否釀成大流血,就成為懸念。假若政府讓事態變壞(例如示威群眾發生事故或衝突)才出手收拾,社會的代價可能很大,並非上策。
我們認為政府和涉及佔領行動各方,應該堅持溝通對話是解決危局的唯一途徑。學聯已經釋出願意與政府對話的意願,據知政府非正式回應也願意對話,期望除了學聯,政府還與佔領行動其他持份者對話,搭建各方都有下台階的解決辦法。
關於對話安排,在事態形同全民運動之後,公開透明,甚至在公開場合,都可以考慮,但是對話不應該是公審,也不應該是對官員羞辱,因為這樣的對話全無意義;另外,學聯提出先決條件是特首梁振英辭職,他們與其他官員對話,其實這個先決條件,並無必要,一方面若梁振英不辭職,豈非對話意願不是真心實意,另方面,即使學聯對梁振英的表現多不滿,正好與他對話辯論,除非學聯害怕與梁振英面對面,否則應該點名要見他,而非其他官員。
若官民有機會對話,都要抱持共同解決問題的目標和決心,而非虛與委蛇耍手段,或是只想發泄一場,應該把握機會切實具體商討,尋求妥協。香港處於治亂興衰的分水嶺,期望港人的理智和智慧在這個關鍵時刻顯露出來,為香港和香港人的福祉,努力以赴。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