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股跌153點,收報23768點,成交金額808億元。歐洲央行出口術推低匯價,美元一支獨秀,美匯指數突破85關口,連帶港元匯價亦跌至4個月以來最低。A股破頂後大幅回順,但整體來說仍然偏強,而回顧過去一個月,重磅大盤股其實多數下跌,但上證指累升達104點或4.65%,主要是大量中小型股份升勢異常凌厲所致。究竟這是否代表轉型已成功,還是投資者情緒過度亢奮,還有待時間提供答案。
歐洲央行主席德拉吉發表講話,稱歐元區復蘇似乎已經失去動能,再次強調可能使用非常規工具對抗低通脹風險,歐元兌美元一度失守1.27水平。另外,美國8月份新屋銷售按月大增18%創6年新高,聯儲局所擔憂的樓市復蘇緩慢亦不再是問題,日圓匯價亦再試低位,再站上109之上。
亞洲貨幣同樣受壓,以過去5日計算,馬幣、菲律賓披索及印度盧比貶值幅度均超過日圓,東北亞、新加坡及泰國則變動不大。
不宜將股匯掛鈎
港匯受壓昨日低見7.7539,很自然會引起走資的憂慮。由2013年中起,港匯與恒指走勢關連性確實頗大,港匯弱恒指跌,港匯強恒指亦升,但在13年中也出現港匯強恒指跌,而2012年第4季至2013年首季,亦出現港匯弱而恒指大幅造好的情況,不宜簡單地將股匯簡單地掛鈎。事實上,當前美元異常強勢,港元未必具備足夠條件繼續在兌換保證強方,否則反而會令資產價格受壓,略為回軟不一定是壞事。
上證指與國指走勢脫節,過去一個月表現,分別是升4.65%及跌3.8%,相差竟達8.4個百份點!筆者原以為這是大型A股多數折讓所致,但邏輯上,若H股如此下跌,折讓本身就在收窄,即使A股仍具抗跌力,但上升動力亦不會太強,而事實則與這想法背道而馳。
回顧過去一個月,上證指有814隻股份升、151隻跌、48隻持平。拖累上證指的股份全是大型國企,包括中石油(0857)、招行(3968)、平保(2318)、寶鋼等,而前3者皆較H股折讓,很明顯升勢與此無關。哪升些什麼呢?排名首位的是中創信測,累升68.7%,市值接近1400億元;其他貢獻較多的就以航母概念股、碼頭股、重工、軍工、科技等板塊。
350中小型A股上月升逾10%
傳統舊經濟股回落,但中小型股份、概念股、科技股等上升卻足以支持股指向上,局面確實可人,予人轉型成功的感覺。但要留意,在1013隻股份中,多達350隻在過去1個月升逾10%,近600隻股份升逾5%,如此大範圍的大幅度上升,可持續性還是成疑。當然,內地是一個很扭曲的市場,註冊制遲遲未能出台,IPO就擠牙膏式放行,結果單是殼價也達到20億元,而當前最熱炒的招數就是產業資本,左手弄些新經濟業務進來,右手就從市場集資,成功變身後股價就颷升。本港並不具備內地的條件,因此也無法跟隨A股而強勢。
[江宗仁 還看今朝]
歐洲央行主席德拉吉發表講話,稱歐元區復蘇似乎已經失去動能,再次強調可能使用非常規工具對抗低通脹風險,歐元兌美元一度失守1.27水平。另外,美國8月份新屋銷售按月大增18%創6年新高,聯儲局所擔憂的樓市復蘇緩慢亦不再是問題,日圓匯價亦再試低位,再站上109之上。
亞洲貨幣同樣受壓,以過去5日計算,馬幣、菲律賓披索及印度盧比貶值幅度均超過日圓,東北亞、新加坡及泰國則變動不大。
不宜將股匯掛鈎
港匯受壓昨日低見7.7539,很自然會引起走資的憂慮。由2013年中起,港匯與恒指走勢關連性確實頗大,港匯弱恒指跌,港匯強恒指亦升,但在13年中也出現港匯強恒指跌,而2012年第4季至2013年首季,亦出現港匯弱而恒指大幅造好的情況,不宜簡單地將股匯簡單地掛鈎。事實上,當前美元異常強勢,港元未必具備足夠條件繼續在兌換保證強方,否則反而會令資產價格受壓,略為回軟不一定是壞事。
上證指與國指走勢脫節,過去一個月表現,分別是升4.65%及跌3.8%,相差竟達8.4個百份點!筆者原以為這是大型A股多數折讓所致,但邏輯上,若H股如此下跌,折讓本身就在收窄,即使A股仍具抗跌力,但上升動力亦不會太強,而事實則與這想法背道而馳。
回顧過去一個月,上證指有814隻股份升、151隻跌、48隻持平。拖累上證指的股份全是大型國企,包括中石油(0857)、招行(3968)、平保(2318)、寶鋼等,而前3者皆較H股折讓,很明顯升勢與此無關。哪升些什麼呢?排名首位的是中創信測,累升68.7%,市值接近1400億元;其他貢獻較多的就以航母概念股、碼頭股、重工、軍工、科技等板塊。
350中小型A股上月升逾10%
傳統舊經濟股回落,但中小型股份、概念股、科技股等上升卻足以支持股指向上,局面確實可人,予人轉型成功的感覺。但要留意,在1013隻股份中,多達350隻在過去1個月升逾10%,近600隻股份升逾5%,如此大範圍的大幅度上升,可持續性還是成疑。當然,內地是一個很扭曲的市場,註冊制遲遲未能出台,IPO就擠牙膏式放行,結果單是殼價也達到20億元,而當前最熱炒的招數就是產業資本,左手弄些新經濟業務進來,右手就從市場集資,成功變身後股價就颷升。本港並不具備內地的條件,因此也無法跟隨A股而強勢。
[江宗仁 還看今朝]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