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金秋蒙上肅殺陰霾 艱難過後再享暖日長青網文章

2014年09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9月26日 06:35
2014年09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學聯發起大專學生罷課一周,尚未結束,學民思潮號召的中學生罷課,今日登場;佔中箭在弦上,雖未公布確切時間,發起人已經展示參加者要備妥的裝備。這些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就普選框架決定而觸發的抗爭行動,確切說明港人爭取民主採用的手段,與過去30年不同。總體而言,新階段抗爭行動起碼不迴避對抗,社會為爭取民主,可能要付出更大的成本,這個變化,無所謂是非對錯,因為時勢使然;不過,即使抗爭行動怎樣質變,相信絕大多數市民都期望和平理性示威遊行集會的傳統不變,即是說和平理性仍然應該是抗爭行動堅持的最高原則。


抗爭接連宛如 「秋鬥」

期望堅持理性和平非暴力

30年來,港人爭取民主或就其他事務發聲,不外是示威遊行集會,活動過後,一切復常;而抗爭質變並非始於今日,近年由保衛皇后碼頭、反高鐵撥款以至反國民教育科事件,已經顯露有別於傳統抗爭,包括由年輕人擔當主力,政黨沒有角色,抗爭持續不斷。在皇后碼頭和高鐵事件,部分參加者與執法人員對抗、衝突,等等。這些事例,說明公民社會在互聯網統合之下,市民參與社會運動的模式和投入程度,與過去有很大不同,特別是箇中激進人物採取的手段,例如較早前反新界東北前期工程撥款,少數人「攻打」立法會大樓的暴烈行徑,使人震驚與不安。


港人抗爭質變,政治上看不到有望解決,比如今次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使民主選舉引起爭議,勢必激發更多抗爭,罷課、公民抗命這類手段過去不會出現,現在接連登場,加上社會氛圍激化,時空有利於激進勢力壯大,在愈激愈可以割佔政治資源的環境下,若冒出較罷課、公民抗命更激進的抗爭手段,一點也不奇怪。因此,是否有可能循政治途徑化解香港困局,是另一個問題,眼前特區政府如何以正確作為、恰當措施應對新階段抗爭,是迫在眉睫的議題。


政府應對抗爭,並非只是在政府總部構築圍欄,防範衝擊那麼簡單,而是要有整體策略,做好部署。特別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工商及專業界別人士訪京團,明確提示「堅決支持特區政府依法處置各種破壞社會秩序的違法活動,也相信特區政府有能力維護香港穩定」,就此,特首梁振英統率政府,要好自為之。近期,鷹派人物不時散播按《基本法》18條,中央可宣布香港進入緊急狀態;要香港浴火重生;大亂然後大治等嚇人說法。習近平的提示,壓下了這些極左害港「建言」,不過,同時突出特區政府擔負維持香港穩定的職能,若香港出亂子,就是特區政府的責任。


未來無論出現什麼抗爭局面,香港過去的和平理性非暴力抗爭傳統,必須保留並堅持,就此,政府與抗爭人士都有責任。由於日後示威者不避對抗,則警方在抗爭場合與示威者的衝突,或許會成為常態,以行將發生的佔中為例,對執勤警員與參加者在意志和體力上,都是極大挑戰,雙方務必要保持最大克制、忍耐,切勿讓激進勢力趁機搞事。對於一些蓄意挑釁、製造事端的搞事者,無人反對警方以果斷手段處理,也屬理所必然。


警方處理對抗性抗爭場合,除了要求參加者依法示威,對於近年冒起的一些團體,它們喜在泛民陣營的遊行、集會場合出現,這些團體的人固然有表達意見和行動自由,不過,他們蓄意尋釁滋事,經常是形成對抗甚至衝突的始作俑者。警方對這些人的行徑若一視同仁,可以減少對抗與衝突的機率,而警方秉公辦理,不讓支持政府的團體、人士凌駕於法律之上,則警方的公正不偏私,會得到更多市民認同和支持。


警方公正不偏私

可獲更多認同支持

據報,沙田一名中六學生在大圍港鐵站對開擺街站,宣傳中學生罷課,被一名男子拍打大聲公,以致門牙崩斷。這是學生罷課以來,首宗暴力事件,包括教育局、教育團體和部分社會人士,都予以譴責,警方應該展開調查,盡快破案,把施襲者繩之於法。從這宗襲擊,揭示還有一種情况須注意。環繞抗爭事態,現在處於非常敏感時刻,這宗襲擊,從情况看來屬於個別事件,並非近年冒起的一些愛國團體所為,不過,那名中六學生被打消息傳出後,不少人下意識地認為莫非是愛國團體所為?事態很快就澄清,消除了這些人的疑慮,設若事態一直秘而不宣,疑慮會如滾雪球般增大,加上以訛傳訛,事態演變難以預料。


佔中涉及大量人群聚集,龍蛇混雜,無法預計一些人有什麼盤算,發起人和警方對現場發生的事,要設法掌握,並充分提高透明度,適時釐清事態真實情况,以免參加者被小道消息扯動情緒,做出錯誤判斷而牽動了整體局面。


以公民抗命為抗爭手段,在香港是新生事物,參加者和執法者的應對、處理,都要摸索、適應,不過,只要堅持和平理性非暴力,相信一貫機敏的香港人,很快就會磨合出一套新階段的抗爭模式。10月金秋,天朗氣清,本應是一年之中最使人適意的日子,今年香港卻蒙上一陣肅殺陰霾,要為即將到來的對抗做好應對準備,這是港人的無奈。無論如何,絕大多數香港人都期望這些艱難日子,盡快平和度過,使大家還有機會享受秋日陽光的暖和。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