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利福(1212)是過去數年CEPA政策下最受惠企業之一,股價由2004年上市至今升逾兩倍,業績亦一直保持高增長,不過,隨着自由行效應減弱,過去一年股價已回落超過一成,惟瑞信、高盛等大行近期報告中,仍將利福視為愛股。
利福今年上半年營業額微增0.9%至28.7億元,其中香港崇光貢獻約七成。集團公告稱,香港業務貢獻有所下跌乃由於尖沙嘴崇光在今年2月結束營業再不提供銷售收入。內地方面,儘管上海久光及大連久光的銷售出現負增長,但新開業的瀋陽久光和上海「鮮品館」已有所彌補。公司純利則下跌7.2%至10.17億,公告稱淨利潤下跌的主要由於今年欠缺於2013年上半年出售投資物業錄得的變現收益。
瑞信評「優於大市」
瑞信早前發表報告,仍維持利福「優於大市」評級,該行認為利福在本港業務表現仍然理想,因為其內地旅客的零售佔比較少,受到自由行效應影響有限,而且現時估值仍然較低。不過該行下調利福目標價6%至17.5元。高盛則指出,銅鑼灣崇光百貨,今年上半年錄5%銷售增長,較整體百貨公司增長5%為佳,相信本港零售業增長前景溫和,仍將利福作為行業首選股票之一,目標價19元。利福停牌前收報14.6元。
利福今年上半年營業額微增0.9%至28.7億元,其中香港崇光貢獻約七成。集團公告稱,香港業務貢獻有所下跌乃由於尖沙嘴崇光在今年2月結束營業再不提供銷售收入。內地方面,儘管上海久光及大連久光的銷售出現負增長,但新開業的瀋陽久光和上海「鮮品館」已有所彌補。公司純利則下跌7.2%至10.17億,公告稱淨利潤下跌的主要由於今年欠缺於2013年上半年出售投資物業錄得的變現收益。
瑞信評「優於大市」
瑞信早前發表報告,仍維持利福「優於大市」評級,該行認為利福在本港業務表現仍然理想,因為其內地旅客的零售佔比較少,受到自由行效應影響有限,而且現時估值仍然較低。不過該行下調利福目標價6%至17.5元。高盛則指出,銅鑼灣崇光百貨,今年上半年錄5%銷售增長,較整體百貨公司增長5%為佳,相信本港零售業增長前景溫和,仍將利福作為行業首選股票之一,目標價19元。利福停牌前收報14.6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