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標普鍾良:內房弱 地方勢削開支長青網文章

2014年09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9月25日 06:35
2014年09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樓市出現調整,發展商的投地活動也大幅萎縮,令到不少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也相應減少。標準普爾主權及國際公共產業評級董事鍾良(圖)認為,縱使未來一年內地房產市場持續低迷,內地地方政府的財政仍可應付,但可能要削減地方的資本支出,而若低迷情况變成長期化,則可能要進行地方的公共財政改革,甚至要中央政府出手干預。


所謂牽一髮動全身,如內地樓市出現長期性的大幅度調整,負面影響會蔓延至借貸市場,甚至波及政府的財政結構和金融體制的穩健,值得關注。鍾良在標普的電話研討會中表示,根據標普的估算,「2013年房地產佔地方政府總收入約為20%,以此推算,倘若房地產收入在未來一年左右時間內下跌50%,則地方政府總收入便會減少約10%,惟大多數中國地方政府仍能克服這種影響。」


倘長期低迷 須中央出手

鍾良指出,地方政府因應房地產業的相關收入減少,第一個反應會是削減資本支出。「我們預計大多數地方政府,將總收入的超過15%用於資本支出,至少能夠暫時將此類支出削減五分之一。2012年,地方政府整體來看,土地銷售收入下降約15%(約合乎其總收入的1%),它們就將此類收入支援的城市建設支出削減約45%(約合乎其總收入的2%),這將令它們有充足空間來投資於中央政府關注的政策性住宅建設。 」


強化徵稅管理 改善收入

除了削減資本支出,鍾氏指地方政府還能削減非核心行政支出和加強收入徵收,這有助於地方政府再節省收入的1%。


「很多地方政府今年已經將『三公支出』(公費出國旅遊、公車採購和公款招待)削減了四分之一。我們相信,行政支出存在進一步削減的可能,而地方政府在財力相對較好的時候通常不會盡全力徵稅,但部分地方政府已經開始強化稅收徵管。」


還有,鍾良指大部分地方政府能夠動用累積盈餘和儲備來填補剩餘的融資缺口。這些可動用資金以銀行存款(主要放在央行)形式存在,截至2013年末相當於地方政府總收入的約20%(圖1)。


動用央行存款 暫緩解財困

部分地方政府(如內蒙古)今年已經動用此類存款來應對土地銷售疲弱帶來的收入下降問題。「儘管省級以下政府的財務狀况較弱(圖2),但省級政府可以向它們提供財務支援。」


「作為最後一個解決方案,地方政府還能出售資產來籌集資金。財政部的一項研究估計,地方政府整體的債務對資產比率約為40%。省級政府的可供出售的流動資產通常更多,因為它們控制的國有企業很多在證交所上市。」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