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聯合國氣候峰會今天舉行前夕,一項國際研究指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達破紀錄的360億噸,增幅為2.3%,預料今年仍將持續增加。專家指出,雖然碳排放升幅放緩,但必須盡快扭轉目前的碳排放趨勢,否則在未來30年內全球平均氣溫升幅將達至攝氏2度的危險水平,下一代勢面對由此帶來的極端氣候。
碳排放關注組織「全球碳計劃」(Global Carbon Project)周日於《自然地球科學》及《自然氣候變遷》期刊公布最新研究報告。來自英國、挪威、澳洲等地的專家指出,各國近年採取措施減少碳排放量或限制碳排放增幅,加上環球經濟不景,特別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令全球碳排放量增幅略減,惟因化石燃料需求增加,碳排放量持續上升。去年全球來自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幅為2.3%,雖較過去10年平均增幅減少0.2個百分點,但總排放量卻達360億噸的史上新高,今年料再增加2.5%,令透過各種方式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增至400億噸。
美國用煤增 排廢止跌回升
報告稱,中國自2006年起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排放量達美國及歐盟之和。儘管中國致力增加使用再生能源及核能,但人均碳排放量去年仍達7.2噸,首度超越歐盟的6.8噸,不過仍較美國的16.4噸為低。至於美國的碳排放量過去5年連續下跌,但去年因煤用量增加,上升2.9%。
科學界估計,一旦全球平均氣溫上升超過攝氏2度,便可能導致無法逆轉的災難性後果,包括海平面上升、極地冰層融化、極端天氣增加等。若全球碳排放量超出1.2萬億噸的「碳預算」(carbon budget)上限,氣溫升幅便可能超出攝氏2度的危險水平。報告警告,自1750年工業時代開始以來,全球平均氣溫已增加攝氏0.85度。以目前的碳排放速率,碳預算將在30年內用盡。即使排放量不超出碳預算,仍只有66%機會能將全球暖化幅度維持在攝氏2度以下。為避免氣候變化的嚴重後果,或需停止開採已知化石燃料的一半蘊藏。
聯國今開峰會 籌備新公約
愛丁堡大學碳管理專家雷伊(Dave Reay)教授指出,現時全球已消耗了三分之二的碳預算,要避免極端天氣必須作出艱難的決定,包括如何向全球各地適當分配已不斷減少的碳預算。氣候專家彼得斯(Glen Peters)指出,阻止氣候變化的時間有限,現時全球各國必須一同行動。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與超過120個國家的首腦今天在紐約商討氣候變化問題,將促請各國就減排作出承諾,到明年底巴黎氣候大會時簽訂新氣候公約,修訂即將於2020年到期的碳排放目標。美國奧巴馬料在會上宣布新環保大計。
碳排放關注組織「全球碳計劃」(Global Carbon Project)周日於《自然地球科學》及《自然氣候變遷》期刊公布最新研究報告。來自英國、挪威、澳洲等地的專家指出,各國近年採取措施減少碳排放量或限制碳排放增幅,加上環球經濟不景,特別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令全球碳排放量增幅略減,惟因化石燃料需求增加,碳排放量持續上升。去年全球來自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幅為2.3%,雖較過去10年平均增幅減少0.2個百分點,但總排放量卻達360億噸的史上新高,今年料再增加2.5%,令透過各種方式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增至400億噸。
美國用煤增 排廢止跌回升
報告稱,中國自2006年起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排放量達美國及歐盟之和。儘管中國致力增加使用再生能源及核能,但人均碳排放量去年仍達7.2噸,首度超越歐盟的6.8噸,不過仍較美國的16.4噸為低。至於美國的碳排放量過去5年連續下跌,但去年因煤用量增加,上升2.9%。
科學界估計,一旦全球平均氣溫上升超過攝氏2度,便可能導致無法逆轉的災難性後果,包括海平面上升、極地冰層融化、極端天氣增加等。若全球碳排放量超出1.2萬億噸的「碳預算」(carbon budget)上限,氣溫升幅便可能超出攝氏2度的危險水平。報告警告,自1750年工業時代開始以來,全球平均氣溫已增加攝氏0.85度。以目前的碳排放速率,碳預算將在30年內用盡。即使排放量不超出碳預算,仍只有66%機會能將全球暖化幅度維持在攝氏2度以下。為避免氣候變化的嚴重後果,或需停止開採已知化石燃料的一半蘊藏。
聯國今開峰會 籌備新公約
愛丁堡大學碳管理專家雷伊(Dave Reay)教授指出,現時全球已消耗了三分之二的碳預算,要避免極端天氣必須作出艱難的決定,包括如何向全球各地適當分配已不斷減少的碳預算。氣候專家彼得斯(Glen Peters)指出,阻止氣候變化的時間有限,現時全球各國必須一同行動。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與超過120個國家的首腦今天在紐約商討氣候變化問題,將促請各國就減排作出承諾,到明年底巴黎氣候大會時簽訂新氣候公約,修訂即將於2020年到期的碳排放目標。美國奧巴馬料在會上宣布新環保大計。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