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樓價水平高企,加上市場對細單位需求殷切,發展商近年紛變陣推出更多細單位,繼早前有大型發展商連環向城規會申請「縮則」後,本報統計屋宇署公布本年首7個月已動工的私宅項目中,實用樓面面積(usable floor area•下同)低於500方呎的在建單位涉約2609個,佔已動工單位高達77%,料這批供應最快於未來9個月內陸續推出,有學者指如樓價繼續向上,料未來細單位供應比例或會攀升至八成。
市場對細單位需求增加,發展商近年亦加快推出細單位。屋宇署資料顯示,本年首7個月署方已接獲動工通知的單位中,實用樓面面積在500方呎以上的單位共779個,佔整體23%,而實用樓面面積在500方呎以下的單位則有2609個,佔整體77%;如按半年計,實用樓面面積在500方呎以下的已動工單位比例更高逾78.3%。
去年細單位施工比例佔63%
回顧屋宇署2013年數據,去年共有9751個單位動工,實用樓面面積在500方呎以下單位佔6105伙,亦佔整體動工量的62.6%。雖然屋宇署使用的實用樓面面積與現行《一手樓銷售條例》的定義不同,不過從數據可發現,未來私樓蚊型單位將日趨普遍。
事實上,政府統計處2011年資料已顯示,由2011至2015年本港家庭住戶數目每年增加2.85萬個,不過期內家庭平均住戶人數卻只有2.9人,6年後家庭平均住戶人數料會進一步下跌至2.8人。
2人住戶家庭比例將上升
當中1人住戶的百分比推算,由2011年起計未來10年會維持在17%至18%,至於2人住戶預計比例,會由2011年至2021年10年間會穩步由25.2%上升至29%;反映未來市場上對細單位的需求不斷增加。
近期已有發展商早前新盤規劃階段大幅增加細單位,甚至為過去原計劃承建大單位的屋苑申請「縮則」。
學者料蚊型單位需求殷切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姚松炎認為,目前本港人均居住實用面積介乎150至170方呎水平,如樓價橫行甚至繼續向上,則料未來細單位的供應比例有機會繼續增加,估計即使鄰近學校區如紅磡黃埔、沙田火炭、屯門、粉嶺及大埔,以至部分遊客區,未來新增蚊型單位供應將成搶手貨。
明報記者 劉詠怡
市場對細單位需求增加,發展商近年亦加快推出細單位。屋宇署資料顯示,本年首7個月署方已接獲動工通知的單位中,實用樓面面積在500方呎以上的單位共779個,佔整體23%,而實用樓面面積在500方呎以下的單位則有2609個,佔整體77%;如按半年計,實用樓面面積在500方呎以下的已動工單位比例更高逾78.3%。
去年細單位施工比例佔63%
回顧屋宇署2013年數據,去年共有9751個單位動工,實用樓面面積在500方呎以下單位佔6105伙,亦佔整體動工量的62.6%。雖然屋宇署使用的實用樓面面積與現行《一手樓銷售條例》的定義不同,不過從數據可發現,未來私樓蚊型單位將日趨普遍。
事實上,政府統計處2011年資料已顯示,由2011至2015年本港家庭住戶數目每年增加2.85萬個,不過期內家庭平均住戶人數卻只有2.9人,6年後家庭平均住戶人數料會進一步下跌至2.8人。
2人住戶家庭比例將上升
當中1人住戶的百分比推算,由2011年起計未來10年會維持在17%至18%,至於2人住戶預計比例,會由2011年至2021年10年間會穩步由25.2%上升至29%;反映未來市場上對細單位的需求不斷增加。
近期已有發展商早前新盤規劃階段大幅增加細單位,甚至為過去原計劃承建大單位的屋苑申請「縮則」。
學者料蚊型單位需求殷切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姚松炎認為,目前本港人均居住實用面積介乎150至170方呎水平,如樓價橫行甚至繼續向上,則料未來細單位的供應比例有機會繼續增加,估計即使鄰近學校區如紅磡黃埔、沙田火炭、屯門、粉嶺及大埔,以至部分遊客區,未來新增蚊型單位供應將成搶手貨。
明報記者 劉詠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