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公投和平理性堪典範 英難逆改革歷史潮流長青網文章

2014年09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9月20日 06:35
2014年09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超過360萬蘇格蘭人在周四的獨立公投中,以手上神聖一票,決定了蘇格蘭的未來,最終統派以55%得票率否決脫離英國獨立。蘇格蘭獨派領袖薩蒙德坦然承認失敗之餘,不忘呼籲團結;至於英國首相卡梅倫在慶幸國家保持統一之時,也不忘強調信守下放更多權力的承諾,兩人皆表現出從政者應有的風度,值得鼓掌。然而不管言辭多麼漂亮,英國政府必須以實際行動落實聯邦化改革,始能迎上新時代。


統獨鬥爭不暴力

北愛悲劇非必然

雖然大不列顛聯合王國今次得免分裂,但這次公投勢將成為英國歷史上一次重要分水嶺事件。首先,今次公投突顯了主權和獨立問題,是可以透過和平理性方法處理的。


還記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北愛分離主義仍是倫敦當局面對的燙手山芋,英國軍警以鐵腕手段鎮壓北愛天主教徒,導致「血腥星期日」開槍濫殺北愛示威者的慘案。在另一邊廂,愛爾蘭共和軍多次發動恐怖襲擊,甚至企圖行刺時任首相戴卓爾夫人。今時今日,蘇格蘭和倫敦當局卻能以心平氣和的文明手段,處理統獨這麼富爭議的議題,統獨雙方雖有爭拗得面紅耳熱的時候,但都沒有訴諸暴力。換着在20多年前,這根本就難以想像。


在整場公投宣傳拉票過程中,薩蒙德一直努力淡化狹隘民族主義的色彩,強調和平理性和包容的精神,即使最後輸掉公投,也表現出願意認輸的風範,沒有耍賴又或諸多埋怨。至於統派和卡梅倫政府的表現,也未有令人覺得倫敦當局為了拉票濫用權力耍手段。


其次,這次公投也見證了英國近300年的盛衰起落。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建立聯合王國,可說是之後200多年英國全球殖民擴張的起始點,並於19世紀達到頂峰,建立起史無前例的日不落帝國。但是隨着20世紀初愛爾蘭脫離英國獨立,加上兩次大戰,英國元氣大傷, 殖民地紛紛獨立,帝國終告瓦解, 到現在更幾乎連聯合王國的核心也出現分崩離析。世上沒有永不衰落的霸權,歷史的發展軌迹,正在提醒英國,為了迎接21世紀新時代的需要,英國必須再度改革求變,而具體方向就是聯邦化和下放權力。


雖然蘇格蘭這次獨立公投最終未能通過,但獨派其實已取得了重大勝利,因為他們成功迫使卡梅倫政府接受下放更多權力的訴求。須知道,在最初推動公投的談判中,蘇格蘭政府首席部長薩蒙德曾經要求公投應讓蘇格蘭人民有3個選項,除了「維持現狀」和「獨立」之外,還應當有要求倫敦當局下放更多權力的選項,可是卻遭卡梅倫政府拒絕。


逼卡梅倫聯邦化

蘇格蘭人民勝利

儘管倫敦方面的公開說法,是希望選民有更簡單直接的選擇,但在冠冕堂皇言辭的背後,不少分析都相信,那不過是卡梅倫深知,若有此3個選項,多數蘇格蘭人定將傾向選擇要求放權。卡梅倫不想放權、也不信獨立主張能成氣候,於是才堅持公投二選一。


隨着近月獨派聲勢日盛,連卡梅倫也承認擔心得睡不安寧,最終朝野三大黨不得不在本月初同意讓步,給予蘇格蘭更多權力。某程度上,正是蘇格蘭人民所凝聚的力量,迫使卡梅倫同意落實聯邦化放權改革。


卡梅倫昨天宣布委任凱爾文男爵研究落實放權改革,並於明年1月提交下放更多稅務、開支和福利政策權力的草案,無疑是正確的一步,只是不同政黨乃至保守黨內部對放權仍存在不少利益矛盾,能否落實尚待觀察,但正如傳媒大亨梅鐸所言,英國從此不再一樣。蘇格蘭民眾要求下放權力和改革的呼聲,將永久改變英國的政治生態。倫敦朝野必須緊記,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現在若不認真改革,大不列顛聯合王國只有死路一條。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