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傳農行交行實施SLF 五行拒評長青網文章

2014年09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9月19日 06:35
2014年09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央加碼定向寬鬆,傳人行對國有五大銀行定向實施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類似抵押貸款的流動性工具SLF,變相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內地媒體昨天再指,農行(1288)和交行(3328)已率先進行操作,不過,在人行未明確表態放水之前,五大行發言人均不敢妄言,對事件不予回應。


正回購中標利率跌 證SLF見效

新浪財經昨天引述消息稱,人行SLF(常備借貸便利)首批已經實施,農行交行飲得頭啖湯。期限為三個月,利率3.7%;人行昨天進行的100億14天正回購的中標利率為3.5%,而此前一直是3.70%,這是繼7月底央行重啟正回購以來,其中標利率首次下行,顯示SLF效果已體現在銀行間市場。


不過,當局對相關操作依然諱莫如深,人行貨幣當局相關人士還是表示「有消息會及時通知」,被傳飲頭淡湯的農行、交行亦無回應,工行(1398)、中行(3398)、建行(0939)仍然「不予置評」。 有銀行業分析師提出,若人行用3.7%的利息向五大行放水,各行可轉而購買高息理財產品,便可輕鬆獲益,故相信人行會有其他附加條件。


業界料SLF有附帶條件

人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昨在《金融時報》撰文指出,宏觀環境要求貨幣政策保持穩健和謹慎,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需要「標本兼治」。文章顯示當局對金融改革的決心,券商多認為,人行不會實施傳統的全面貨幣寬鬆來穩定經濟。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人行決定採取SLF操作而非全面存款準備金率的下調,顯示不希望此舉被市場解讀為明確的貨幣寬鬆信號;由此看來,人行仍傾向於選擇通過非常規方式實現寬鬆,包括通過不同渠道提供流動性並維持低利率市場環境、定向量化政策,從而提升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援。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