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根據智能手表市場研究機構Smartwatch Group的估計,2012年全球只賣出約30萬隻智能手表;去年則賣出約315萬隻智能手表,銷售額7.11億美元。而今年的全球智能手表銷售額更會增至25億美元。
無可否認,對於智能手表市場,現時存在兩種看法。悲觀派認為,智能手表熱潮乃「虛火」和人為的宣傳。這類產品還未真正普及,已經面對減價壓力,其真正需求有限。悲觀派所持的理由包括:智能手表並不是必需品,沒有足夠的誘因和應用吸引人們必須添置。
走運動路線的產品主要都是提供計算步數、速度、距離、消耗熱量、記錄睡眠狀態、震動鬧鐘等幾個功能,已經沒有什麼驚喜和突破。至於強調「智能」的產品,則普遍過厚及耗電偏高,需要頻繁充電,不符合手表使用習慣。
今年銷售可達25億美元
但樂觀派則認為,智能手表的零件仍可進一步微型化;智能手表的程式開發人員將會由去年底的大約3萬人,增至今年底的10萬人;智能手表的作業系統將會出現整合和改進。
例如,現時好些智能手表都是以經「瘦身」的Android 4.3作為作業系統,耗電偏高。若改用新推出的Android Wear,便可以延長使用時間,或者縮小電池和體積。有些業者甚至提出,配合雲端服務,智能手表也可以提供語音辨識和臉孔辨識等強勁功能。
觀乎這一兩年,其實有些中港公司都有所「斬獲」。例如,去年銷售額最高的10間智能手表供應商,就有兩間是內地公司,即果殼電子和深圳映趣科技。而本版前年8月訪問過的訊威科技(Bluetrek)(現在多改用母公司Connected Device的名義),自前年12月開始付運智能手表,至今亦已賣出了超過10萬隻。
無可否認,對於智能手表市場,現時存在兩種看法。悲觀派認為,智能手表熱潮乃「虛火」和人為的宣傳。這類產品還未真正普及,已經面對減價壓力,其真正需求有限。悲觀派所持的理由包括:智能手表並不是必需品,沒有足夠的誘因和應用吸引人們必須添置。
走運動路線的產品主要都是提供計算步數、速度、距離、消耗熱量、記錄睡眠狀態、震動鬧鐘等幾個功能,已經沒有什麼驚喜和突破。至於強調「智能」的產品,則普遍過厚及耗電偏高,需要頻繁充電,不符合手表使用習慣。
今年銷售可達25億美元
但樂觀派則認為,智能手表的零件仍可進一步微型化;智能手表的程式開發人員將會由去年底的大約3萬人,增至今年底的10萬人;智能手表的作業系統將會出現整合和改進。
例如,現時好些智能手表都是以經「瘦身」的Android 4.3作為作業系統,耗電偏高。若改用新推出的Android Wear,便可以延長使用時間,或者縮小電池和體積。有些業者甚至提出,配合雲端服務,智能手表也可以提供語音辨識和臉孔辨識等強勁功能。
觀乎這一兩年,其實有些中港公司都有所「斬獲」。例如,去年銷售額最高的10間智能手表供應商,就有兩間是內地公司,即果殼電子和深圳映趣科技。而本版前年8月訪問過的訊威科技(Bluetrek)(現在多改用母公司Connected Device的名義),自前年12月開始付運智能手表,至今亦已賣出了超過10萬隻。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