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是世界第一強國,它得天獨厚,地大物博。由於它的學術自由環境,收容了全世界的學術精英,所以它的科技發明和發展,都遠遠拋離其他先進強國。歷年科技上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大都落在美國。中國人的科技方面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幾乎都是美國籍。
二次世界大戰,戰火並沒有燃至美國本土。唯一的戰事便是日本二戰時期偷襲珍珠港。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愈益強大。開頭還有所謂美蘇兩霸,自從上世紀80年代末,蘇聯解體,世界上變成美國獨霸了。也許是美國人驕傲自滿,總要扮演世界憲兵的角色;也許是壟斷資本的擴張需要;也許是美國軍火商對白宮的影響力。從韓戰到越戰,從海灣戰爭到進軍東歐科索沃,對外發動戰爭從未間斷。
沒完沒了的伊拉克戰爭
最傷元氣的是,小布殊政府以反恐為名發動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尤以伊拉克戰爭付出的代價最大。打了近9年,傷亡美軍達34,500多人,花費超過1萬億美元,至今尾大不掉。近月伊拉克戰火重燃,極端分子主持的「伊斯蘭國」,勢力迅速壯大,正在一步步地再次把美國拖進這個戰爭陷阱。
中東這些恐怖分子利用美國強調重視人權的心理,兩次公開處決美國記者,並將血淋淋的視頻公之於世。這個心理戰術,震驚美國和世界,並將美國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分子展開空襲的政策選項推上了風口浪尖。
美國能再捲入一場新的伊拉克戰爭嗎?肯定不能。它能做到的便是空襲。但這些恐怖分子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也許更利用游擊戰爭的戰術,使美國人要就是捲入一場無勝利把握的戰事,或就是眼巴巴看這些恐怖分子施虐。美國總統奧巴馬承認,目前並無應付這個極端組識的有效戰略。
烏克蘭事件的無力感
在烏克蘭危機中,普京的強硬和美國的猶豫顯然形成對比。美國公開表示,歐洲盟國能夠更多的參與到全球安全事務之中,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降低對美國的需求,便是對美國的最大支持,其無能感昭然若揭!
美國發動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其效果有限。原因是制裁是把雙刃劍。俄羅斯當然需要歐盟的物資和貿易,但歐盟各國也需要俄羅斯的天然氣和其他能源。俄羅斯不像中國那樣,有大量的外匯儲備留在美國,有許多裸官和權貴二代留在美國,投鼠忌器沒有中國的大。這是普京硬得起來的一個原因。
就是在以巴會議這個焦點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50天的激戰,也顯出美國的無力感。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委會的一位成員在聯合國接受訪問的時候,憤怒地說,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放棄由美國斡旋和談,轉而尋求國際刑事法庭的幫助,原因是美國在斡旋中既沒有取得巴勒斯坦的信任,也招致以色列方面的不滿。
奧巴馬謀略有限
作為世界最強國家的總統奧巴馬,自當選以來,只見他是口才了得,常常是「口水多過茶」(即誇誇其談)。當政愈久,愈暴露他的謀略和視野有限。以兩個大國來說,奧巴馬是談多於做,普京卻是做多於說。
奧巴馬今年5月在西點軍校畢業典禮中宣布:「美國必須一直在世界舞台上領導下去」。是的,美國今天仍是第一強國,領導地位不容置疑。但是這種四面出擊的戰略應該是中國兵法中所指出的「大忌」。在歐洲和中東,火頭已是夠多的了,現在還要不遺餘力地圍堵中國。他對中國缺乏了解,以為中國是一個侵略性的大國,其實中國人的傳統習性以及當前經濟上仍處於發展階段的時候,對美國哪有什麼威脅?
美國《華爾街日報》和全國廣播公司近日所作的一項調查,指76%的美國人對前途感到悲觀,認為他們的下一代不會比現在生活得更好。而其中的一個原因便是,對外干涉傷了自己國家的元氣。未知這個調查,會否使美國的對外政策改弦更張?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二次世界大戰,戰火並沒有燃至美國本土。唯一的戰事便是日本二戰時期偷襲珍珠港。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愈益強大。開頭還有所謂美蘇兩霸,自從上世紀80年代末,蘇聯解體,世界上變成美國獨霸了。也許是美國人驕傲自滿,總要扮演世界憲兵的角色;也許是壟斷資本的擴張需要;也許是美國軍火商對白宮的影響力。從韓戰到越戰,從海灣戰爭到進軍東歐科索沃,對外發動戰爭從未間斷。
沒完沒了的伊拉克戰爭
最傷元氣的是,小布殊政府以反恐為名發動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尤以伊拉克戰爭付出的代價最大。打了近9年,傷亡美軍達34,500多人,花費超過1萬億美元,至今尾大不掉。近月伊拉克戰火重燃,極端分子主持的「伊斯蘭國」,勢力迅速壯大,正在一步步地再次把美國拖進這個戰爭陷阱。
中東這些恐怖分子利用美國強調重視人權的心理,兩次公開處決美國記者,並將血淋淋的視頻公之於世。這個心理戰術,震驚美國和世界,並將美國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分子展開空襲的政策選項推上了風口浪尖。
美國能再捲入一場新的伊拉克戰爭嗎?肯定不能。它能做到的便是空襲。但這些恐怖分子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也許更利用游擊戰爭的戰術,使美國人要就是捲入一場無勝利把握的戰事,或就是眼巴巴看這些恐怖分子施虐。美國總統奧巴馬承認,目前並無應付這個極端組識的有效戰略。
烏克蘭事件的無力感
在烏克蘭危機中,普京的強硬和美國的猶豫顯然形成對比。美國公開表示,歐洲盟國能夠更多的參與到全球安全事務之中,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降低對美國的需求,便是對美國的最大支持,其無能感昭然若揭!
美國發動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其效果有限。原因是制裁是把雙刃劍。俄羅斯當然需要歐盟的物資和貿易,但歐盟各國也需要俄羅斯的天然氣和其他能源。俄羅斯不像中國那樣,有大量的外匯儲備留在美國,有許多裸官和權貴二代留在美國,投鼠忌器沒有中國的大。這是普京硬得起來的一個原因。
就是在以巴會議這個焦點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50天的激戰,也顯出美國的無力感。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委會的一位成員在聯合國接受訪問的時候,憤怒地說,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放棄由美國斡旋和談,轉而尋求國際刑事法庭的幫助,原因是美國在斡旋中既沒有取得巴勒斯坦的信任,也招致以色列方面的不滿。
奧巴馬謀略有限
作為世界最強國家的總統奧巴馬,自當選以來,只見他是口才了得,常常是「口水多過茶」(即誇誇其談)。當政愈久,愈暴露他的謀略和視野有限。以兩個大國來說,奧巴馬是談多於做,普京卻是做多於說。
奧巴馬今年5月在西點軍校畢業典禮中宣布:「美國必須一直在世界舞台上領導下去」。是的,美國今天仍是第一強國,領導地位不容置疑。但是這種四面出擊的戰略應該是中國兵法中所指出的「大忌」。在歐洲和中東,火頭已是夠多的了,現在還要不遺餘力地圍堵中國。他對中國缺乏了解,以為中國是一個侵略性的大國,其實中國人的傳統習性以及當前經濟上仍處於發展階段的時候,對美國哪有什麼威脅?
美國《華爾街日報》和全國廣播公司近日所作的一項調查,指76%的美國人對前途感到悲觀,認為他們的下一代不會比現在生活得更好。而其中的一個原因便是,對外干涉傷了自己國家的元氣。未知這個調查,會否使美國的對外政策改弦更張?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