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野簷﹕記者嚇破了膽長青網文章

2014年09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9月16日 06:35
2014年09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先說一個舊聞。今年3月31日,官方報道說:由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宣傳部聯合組織的「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和進展」主題集體採訪活動在京啓動,來自25家媒體的約50名記者深入京津冀三地,重點宣傳京津冀建立聯防聯控機制,三地政府防治大氣污染採取的措施及取得的進展和成效……


官方採訪 費用全包稿件把關

這裏有3點值得注意:其一,這是官家組織的,政治正確,絕不會出現打記者搶相機之類的尷尬事;其二,費用由官家出,吃住行全包;其三,稿件由官家統一把關,不會出現負面報道,就是有個別記者看到不好的東西,也不敢暴露陰暗面。


再說一件新聞,9月3日下午,21世紀網主編劉冬還在和同事開會,晚上就被警方帶走。當晚還有其他21世紀網的涉案人員,21世紀網的母體《21世紀經濟報道》駐湖南記者,及21世紀網的合作者兩個財經公關公司的負責人被拘。


對這些人,警方的用語是「一舉抓獲」。就好比一舉抓獲賣淫集團、一舉抓獲販毒集團、一舉粉碎「四人幫」。從事前的判斷和抓獲的過程來看,抓獲這些人用不着這麽大的力氣,這些人反抗不到哪去,手無縛雞之力,警方用語過猛了。


21世紀網揭黑無官方背景

但這些人是應該被抓的——如果事後證明他們有罪。警方公布的案由是「涉嫌新聞敲詐」。這不新鮮,有消息稱,此次21世紀網案,或與當年酒鬼酒被曝含有塑化劑有關。21世紀網在中糖集團北京公司購買了一瓶438元的酒鬼酒,並送上海天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檢測,結果塑化劑DBP超標達260%。2012年11月19日,21世紀網以〈致命危機:酒鬼酒塑化劑超標260%〉為題發文報道。文章刊出後,酒鬼酒臨時停牌,整體白酒行業也遭受重創。中國證券報曾統計,報道後僅一天時間,滬深兩市13隻白酒股總市值蒸發約323.56億元人民幣。


這是一個普通的新聞實證調查。若背後沒有錢的交易,不管動機如何,新聞只認事實:塑化劑是否超標?當然,誰都知道,在內地,新聞敲詐是普遍存在的,背後是有錢的交易的,是公開的秘密。據報道,阿里巴巴赴美上市之際,公司官方微博曾發布消息稱:他們正遭到有組織的「輿論轟炸」,有機構要他們出資30萬美元買斷相關的負面報道。


不妨做個對比:這兩件事都是有組織的行為,如果21世紀網不是編輯部與公關公司合作,而是在宣傳部門的指揮下行動,哪怕是揭黑,還會被警察抓嗎?但宣傳部門就一定正確嗎?

官控媒體 以牟利打壓言論

在內地,媒體絕大部分掌握在官家手裏,「政治家辦報」,但卻又實行有限的商業運作,根子上是行政的,又要吃市場的,兩頭便宜都佔。正是這種不雄不雌的雜燴,催生了中國新聞界的墮落。


由於對中國新聞報道的公權力的掌控,使一些官員直接以此牟利自肥。比如湖南省郴州市「三不准」宣傳部長樊甲生,當非法小煤礦發生礦難後,樊常常封鎖消息,他曾以市委宣傳部名義下發文件:不准給外來媒體提供新聞線索,不准接待外來記者,不准與外來記者串聯合作。但之後,他卻收受礦主贈送的乾股或現金,2007年11月樊被判監19年。


與樊案類似,河北省張家口市一名宣傳官員以中間人身分周旋於媒體與煤礦之間,一手對媒體施壓,一手又替礦主行賄媒體及其從業者,將自己掌控的媒體變為撈錢的工具。


很有一些官員打着政治的大旗作虎皮,打擊一切對自己不利的媒體報道,扼殺奄奄一息的輿論監督。2008年1月1日《法制日報》下屬《法人》雜誌刊登了記者朱文娜採寫的《遼寧西豐:一場官商較量》。4天後,作為當事方的西豐縣委書記張志國,派出3名警察入京對記者下達拘傳手續,理由是涉嫌誹謗,朱因外出辦事躲過一劫。如此環境,記者能不膽寒嗎?何談尊嚴!


作者簡介﹕內地資深傳媒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