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馬雲是一個商業奇才,阿里是一個神話。短短十五年,成為了全球最大電商。上市的歴程峰迴路轉,最終决定在本周五於美國紐交所再度上市,包含淘寶、天貓、阿里巴巴等主要業務、及多項的策略性投資。
IPO定價在60至66美元之間,集資可逾240億美元,為史上最大宗。估值約為2015年22至25倍市盈率,PEG約0.8倍,頗為合理。市場反應非常熱烈,連一些對投資中國非常審慎的人都覺得阿里是一隻「價值型」股票,相信上市後股價走好居多。投資者都希望阿里不要調高定價,多留一點賺錢空間。但老實說,就算70美元還是值得長線擁有的。對比其他互聯網巨頭如騰訊、facebook、 Amazon都有折讓。Google可能廉宜一點,但增長也慢一些。
上市後可拓國際市場
投資阿里的理由很多,也很簡單,主要有四個﹕
1. 看好中國的長期發展。雖然GDP增長下滑,但如能保持在6%至7%水平,已很好,亦更健康。
2. 中國經濟轉型,由投資帶動,改為消費牽頭。這個趨勢尚未明顯,但是必須的,別無他路。消費佔GDP的35%比例,低無可低,長遠必能回升到50%或以上。
3. 中國電商的發展。現已佔零售市場的9%左右,高於美國的5%。將來更應可達20%至30%。如再加上O2O的可能性,那麼線上跟線下的區別將更模糊。
4. 最後還是看好阿里不單止能保其中國電商一哥地位,更可能拓展其他板塊及國際市場。在中國的電貿市佔率已高於50%,移動端更超過80%,再增大的機會不大,也可能不智。留一點空間給騰訊支持的京東及唯品會等,可減少反壟斷的擔憂。SNS方面騰訊早着先機,要追上不容易。電子金融、支付方面,阿里定位有優勢,移動端的增長更突飛猛進,明年可達阿里GMV的37%,2017更預計可超一半。
收購活動馬不停蹄
對手強勁,所以阿里的步伐一點都沒有放緩。收購活動馬不停蹄——優酷土豆網、UCweb、高德地圖等等。連Alipay都爭回37.5%的分帳,及未來上市的33%股權。更開拓在美國的電商業務,未來可能會跟Amazon、eBay等巨頭短兵相接。
做中國人不容易。
做中國首富更不容易!
我衷心預祝馬雲能成功駕馭這個光輝的寶座!
(中環資產擁有騰訊、facebook、Google 及唯品會,沒有Amazon 、優酷土豆網、 eBay。)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