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家長的話﹕不遞交反獲取錄長青網文章

2014年09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9月16日 06:35
2014年09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家長Wing(圖1左)去年為兒子Hayden(圖1右)報考了4間直資及私立小學,她曾致電學校查問,得到的回覆都是接受提交portfolio。她本打算全部遞交,然而最後只交予兩間學校。「我不是一個喜歡寫作的人,做portfolio時感到十分吃力,特別是寫自薦信真是絞盡腦汁。所以交了兩份後已沒有心機再做。」


為了製作portfolio,她特地上網搜尋有關資料,又向身邊的朋友請教,但發覺一點也不易,例如有些人會教家長最好附上幼稚園校長的推薦信,但原來幼園校長不會替學生準備。「校長說只會給叩門的學生寫信,幸而我當了兩年家教會主席,唯有厚着臉皮去請校長寫。」最後,兒子獲保良局陸慶濤小學取錄,而那間正是他們沒遞交portfolio的學校,有遞交的反而未獲取錄。「最初我以為portfolio很重要,結果卻告訴我不是這樣,最重要還是面試表現。」


曾被拒收 仍覺叩門時有用

除了報考私立及直資小學的家長會為子女準備,不少報讀官津小學的家長也會為子女預備,方便統一派位後到心儀小學叩門。


Avis(圖2右)去年為女兒Mavis(圖2中)報考了7間直資及私立小學,她表示大部分學校都有收取portfolio,「做了4、5張雙面紙,很多資料是由K1開始預備。因為有些課程要完成3個月才會頒發證書,有些又要等成績,所以到了今年4、5月才知道有什麼證書可以放進去」。除了為女兒選擇認受性較高的機構和課程,又要給她時間培養興趣,「如果她不喜歡,或者能力不足,便要再試另一種」。最後,女兒獲聖母小學取錄,然而Avis在交報名表時並沒有預備portfolio。


到心儀小學叩門時,她都經歷過被拒收portfolio的經驗。「到一些津校叩門時,例如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小學部),甚至即時把它抽起來表示不接受,表明只會在面試時看小朋友是否適合讀這間學校。」但Avis仍覺得叩門階段時的portfolio有實際用途。「因為叩門時學校有權選擇成績較好的學生,學校當然會憑小朋友的『戰績』選擇較心儀的一個;另外,當兩個小朋友同分時,學校或能從portfolio了解小朋友的長處及家長培育小朋友的方法。」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