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歷史上絕大部分的金融和經濟危機,和過度信貸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遠至十八世紀的密西西比泡沫事件(The Mississippi Bubble,指法國在1719至1720年的密西西比公司股市泡沫破裂的金融事件),到最近2008年的金融海嘯和之後的歐債危機等,都有信貸泡沫的影子。為什麼信貸有如此的威力?因為一方面的信貸,就是另外一方的負債(Debt),信貸和負債就是「孖生兄弟」,過度信貸的後果,自然就是一連串的債務危機。
另外,信貸當然也是錢(或貨幣);什麼是錢呢?錢當然不只是鈔票,而是能買貨品服務的,信貸肯定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事實上,信貸的量和重要性,遠比鈔票多和高。有了信貸和錢,消費和收入提高,經濟好景,關鍵是,如何去觀察過分信貸和接近泡沫的臨界點,就非常重要。
債務增長持續超於收入 必出事
在一個有信貸的經濟裏面,毋須提升生產力,亦可利用信貸方式增加消費,理由是信貸允許收入增長於短期內高於生產力增長。當一片歌舞昇平的日子背後,原來是透過信貸債務的支撐,信貸債務增長持續超於收入和生產力增長前面,到了一個臨界點,債務的利率負擔已把收入增長吃掉,償還能力出現問題,就算央行把利率降到零也無補於事,大型的「去槓桿化」就會發生,2008年金融海嘯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中國的信貸情况又怎麼樣呢?環顧差不多所有新興市場國家,包括中國的鄰近地區,由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以至90年代的南韓、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尼等,均經歷過痛苦的信貸泡沫和爆破的後遺症。
中國要汲取歷史教訓
中國經濟會否步這些地區的後塵,還是能夠汲取歷史教訓,獨善其身,可以說是全球經濟的一件大事。去年中開始,內地曾經有一段自我去槓桿化的嘗試,試圖減低信貸泡沫,結果導致經濟放緩,利率下跌,資金外流,樓市價量齊跌。在這情况下,又重新讓信貸和貨幣放鬆,讓經濟系統緩和。
展望未來,最重要是市場改革下,居民收入有沒有隨着生產力的提高而持續增加,全社會能否整體提高市場競爭力;而加速金融改革,打通信貸的堰塞湖,也是避免信貸危機的關鍵。
[黃元山 經管人語]
另外,信貸當然也是錢(或貨幣);什麼是錢呢?錢當然不只是鈔票,而是能買貨品服務的,信貸肯定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事實上,信貸的量和重要性,遠比鈔票多和高。有了信貸和錢,消費和收入提高,經濟好景,關鍵是,如何去觀察過分信貸和接近泡沫的臨界點,就非常重要。
債務增長持續超於收入 必出事
在一個有信貸的經濟裏面,毋須提升生產力,亦可利用信貸方式增加消費,理由是信貸允許收入增長於短期內高於生產力增長。當一片歌舞昇平的日子背後,原來是透過信貸債務的支撐,信貸債務增長持續超於收入和生產力增長前面,到了一個臨界點,債務的利率負擔已把收入增長吃掉,償還能力出現問題,就算央行把利率降到零也無補於事,大型的「去槓桿化」就會發生,2008年金融海嘯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中國的信貸情况又怎麼樣呢?環顧差不多所有新興市場國家,包括中國的鄰近地區,由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以至90年代的南韓、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尼等,均經歷過痛苦的信貸泡沫和爆破的後遺症。
中國要汲取歷史教訓
中國經濟會否步這些地區的後塵,還是能夠汲取歷史教訓,獨善其身,可以說是全球經濟的一件大事。去年中開始,內地曾經有一段自我去槓桿化的嘗試,試圖減低信貸泡沫,結果導致經濟放緩,利率下跌,資金外流,樓市價量齊跌。在這情况下,又重新讓信貸和貨幣放鬆,讓經濟系統緩和。
展望未來,最重要是市場改革下,居民收入有沒有隨着生產力的提高而持續增加,全社會能否整體提高市場競爭力;而加速金融改革,打通信貸的堰塞湖,也是避免信貸危機的關鍵。
[黃元山 經管人語]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