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護士知手術線過期照用長青網文章

2014年09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9月13日 06:35
2014年09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伊利沙伯醫院心胸外科使用一批過期手術縫合線,調查報告昨公布,揭示「出事」源於由訂購至使用手術線之權,均由一名資深心胸外科護士負責,過程無人監察。該護士在2008年訂購40盒手術縫合線,但5年保質期臨近屆滿時發現還剩26盒,約值12萬至15萬元,她擔心被追究,吩咐其他護士繼續使用過期手術線。事故在今年7月揭發,涉事護士已被調離臨牀職務,並需接受人事程序跟進。立法會議員斥該護士為掩失當而不理病人安危,促醫管局及護士管理局懲罰。


事故揭發後,伊院成立根本成因分析委員會,以及臨牀檢討小組調查。報告指該批過期手術線(聚酯不可吸收縫合線)只適用於心瓣置換手術的病人。調查後伊院將受影響病人由原來239人修訂為104人,較之前少一半,其間13人離世。臨牀檢討小組用過期6個月的手術縫合線做測試,發現在密封包裝儲存下細菌及質素測試並無異,認為13名病人死亡與使用過期手術線無關。


涉事病人減半 13死證無關

報告指有關部門因過量採購縫合線,在存貨過多下,護理人員未有跟從指引而繼續使用過期的縫合線。報告認為,手術室部門自行設立一套不同的員工督導及監管機制,而採購醫療用品過程亦欠缺適當監察,均為肇事原因。


伊利沙伯醫院副院長何曉輝醫生接受查詢時說,心胸外科手術十分複雜,故手術室一向有一名資深護士駐守,為手術前後打點一切,包括訂購醫療物品。涉事護士於去年、即5年保質期臨近屆滿時發現還剩下26盒手術線,約值12萬至15萬元,擔心造成浪費,故吩咐同事繼續使用過期手術線,但何曉輝驚訝為何當中無人提出質疑或向醫院高層報告。


議員批不理病人安危 促懲處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醫生指涉事資深護士為遮掩自己的行政失當,將病人安危置之不理,必須懲處,促護士管理局跟進;事故亦揭示醫管局或醫院訂購醫療用品機制有漏洞,建議應有監管機制覆核部門訂購醫療用品是否用得其所才批准訂購。


報告提出改善建議,包括醫院須加強採購及庫存控制監察,以及設用品逾期時的提示機制;醫院管理層應檢視各專科手術團隊的管理機制等。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