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大陸港澳辦副主任馮巍:「中共才是香港最大的民主派。」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張榮順:「提名委員會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制度是一項偉大的政治發明。它是個好東西,是塊美玉。」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功能組別也是直選。」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人大決定是鎖在深閨人未識的靚女。」
教育局長吳克儉:「按人大決定的普選是大躍進。」
在人大通過了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的框架後,中港各級官員發表了上述這些歪論,難得是面不紅、耳不赤。在處身這個是非顛倒、價值錯配的年代,這些言論彷彿使我們回到了指鹿為馬的秦朝,又或是處身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那個假大空的大躍進和文革歲月,官員可以上報畝產萬斤糧的謊言,也可以說出文革使中國更進步、中國人更安全的妄語。
人大常委會8月的決定,活脫脫就是一場世紀大騙局,在中港官員和四方權貴加油添醬下,就形成了「A貨普選也是普選」的論述:「有票,真係唔要?」
提名委員會只有區區的1200人,而且必須按照上一屆選舉委員會四大界別同比例的方法組成,於是,大部分的市民都無法參與提名或投票選出提委會成員,界別中充斥董事票、公司票,在這個小圈子選舉之內,還要過半數的委員支持之下,才可以正式成為候選人,參加行政長官選舉。所以,有英國廣播公司記者在人大常委會舉行的記者會上,指出香港市民希望他們自己去選舉一個代表,而不是由政府去給他們提供一兩個候選人。
民主黨是想促成政改的,而底線也很清楚:低門檻、無政治篩選和有競爭性的選舉,符合國際標準。只要市民在第二輪民間公投中支持符合上述原則的方案,民主黨會跟隨。而學者中也不乏想與中央對話的人士,他們提出的方案原意也是希望在困局中尋出路。可惜的是,中央是意見照收,態度依舊。市民要求無篩選的聲音,一句也沒聽進去。電視上見到,18學者中有數名都北上深圳參加李飛的政改座談會,只見他們呆坐兩小時,聽李飛訓話,聽建制派在保駕護航,但他們連幾分鐘表達意見的機會也沒有,這等溝通,是由上而下,是單向,是以我為主,難怪想促成政改的學者也灰心,在人大落閘後,近60名學者聯署,表明:「北京背棄了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強調的『民主治港』承諾,巧言令色地強迫港人接受指鹿為馬的假普選框架,我們對此感到極度失望憤慨。事態發展至此,透過對話爭取2017年實現真普選之路,恐怕已經走到盡頭。」這種姿態,無疑是對中央最強硬的抗議。
商討下去也無意義
人大落了死閘,民主黨已沒有興趣或必要再與特區政府商談如何改善提委會的民主成分,因為不論如何改善,都脫不了由中央操控提委會大多數成員以達至欽點行政長官候選人的格局,再商討下去,也無意義,因此,我們會杯葛特區政府舉辦的政改第二輪諮詢。
中國的假貨充斥全國,只要上淘寶找一下,遍地A貨,相信市民都不想見到「中國式假普選」也殺入香港,以假亂真,成為香港政治制度的一部分。雖然不少中港官員說盡好話,說「袋住先」日後可慢慢改良,但是,觀乎中共的過往歷史,走數的例子多不勝數,前言不對後語的情况滿目皆是,恐怕「袋住先」之後,中央可以在國際上炫耀,已兌現了2017年可以「普選」行政長官的承諾,到時中共走數,我們只能「徒呼荷荷」。
作者是民主黨立法會(九龍西)議員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張榮順:「提名委員會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制度是一項偉大的政治發明。它是個好東西,是塊美玉。」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功能組別也是直選。」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人大決定是鎖在深閨人未識的靚女。」
教育局長吳克儉:「按人大決定的普選是大躍進。」
在人大通過了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的框架後,中港各級官員發表了上述這些歪論,難得是面不紅、耳不赤。在處身這個是非顛倒、價值錯配的年代,這些言論彷彿使我們回到了指鹿為馬的秦朝,又或是處身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那個假大空的大躍進和文革歲月,官員可以上報畝產萬斤糧的謊言,也可以說出文革使中國更進步、中國人更安全的妄語。
人大常委會8月的決定,活脫脫就是一場世紀大騙局,在中港官員和四方權貴加油添醬下,就形成了「A貨普選也是普選」的論述:「有票,真係唔要?」
提名委員會只有區區的1200人,而且必須按照上一屆選舉委員會四大界別同比例的方法組成,於是,大部分的市民都無法參與提名或投票選出提委會成員,界別中充斥董事票、公司票,在這個小圈子選舉之內,還要過半數的委員支持之下,才可以正式成為候選人,參加行政長官選舉。所以,有英國廣播公司記者在人大常委會舉行的記者會上,指出香港市民希望他們自己去選舉一個代表,而不是由政府去給他們提供一兩個候選人。
民主黨是想促成政改的,而底線也很清楚:低門檻、無政治篩選和有競爭性的選舉,符合國際標準。只要市民在第二輪民間公投中支持符合上述原則的方案,民主黨會跟隨。而學者中也不乏想與中央對話的人士,他們提出的方案原意也是希望在困局中尋出路。可惜的是,中央是意見照收,態度依舊。市民要求無篩選的聲音,一句也沒聽進去。電視上見到,18學者中有數名都北上深圳參加李飛的政改座談會,只見他們呆坐兩小時,聽李飛訓話,聽建制派在保駕護航,但他們連幾分鐘表達意見的機會也沒有,這等溝通,是由上而下,是單向,是以我為主,難怪想促成政改的學者也灰心,在人大落閘後,近60名學者聯署,表明:「北京背棄了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強調的『民主治港』承諾,巧言令色地強迫港人接受指鹿為馬的假普選框架,我們對此感到極度失望憤慨。事態發展至此,透過對話爭取2017年實現真普選之路,恐怕已經走到盡頭。」這種姿態,無疑是對中央最強硬的抗議。
商討下去也無意義
人大落了死閘,民主黨已沒有興趣或必要再與特區政府商談如何改善提委會的民主成分,因為不論如何改善,都脫不了由中央操控提委會大多數成員以達至欽點行政長官候選人的格局,再商討下去,也無意義,因此,我們會杯葛特區政府舉辦的政改第二輪諮詢。
中國的假貨充斥全國,只要上淘寶找一下,遍地A貨,相信市民都不想見到「中國式假普選」也殺入香港,以假亂真,成為香港政治制度的一部分。雖然不少中港官員說盡好話,說「袋住先」日後可慢慢改良,但是,觀乎中共的過往歷史,走數的例子多不勝數,前言不對後語的情况滿目皆是,恐怕「袋住先」之後,中央可以在國際上炫耀,已兌現了2017年可以「普選」行政長官的承諾,到時中共走數,我們只能「徒呼荷荷」。
作者是民主黨立法會(九龍西)議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