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際大戶「守護」藍籌 滬港通不憂陸資佔領長青網文章

2014年09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9月12日 06:35
2014年09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4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宣布滬港通將於6月個後啟動,當時,不少人努力地潑冷水,部分言論包括:中國股市一潭死水,上海綜合指數創5年新低;滬港通的限額很低,只等於香港股市數天的交易額,根本沒作用;開放滬港通只會使到香港股市A股化……

結果,4月11日開始,港股不升反跌,跌至5月7日才見底,真正大幅上升是今年7月份的事。


滬港通前夕 隱憂再次泛起

現在,離開滬港通正式開通只剩下一個月,港股上升了,在一片唱好聲之中,很自然地也會有人再度重提4月時投資者的擔心。當然,今日中國A股市場已經好轉,不再是一潭死水,同時也愈來愈多人認為滬港通的限額一定會循序漸進,逐年增加,正如2003年的旅遊自由行,開始時只限4個城市,發展至今日幾乎覆蓋全國各省市。不過,香港股市A股化的擔心是存在的,近日這類言論也多了。


「A股化」指港股變得太投機

什麼是A股化?誇張一點的說,中國A股市場只有投機者,沒有投資者,中國股市不對外開放,只有中國居民才能買賣A股,因此,中國股市只有散戶,沒有國際大戶,這些國際大戶都以基金及投資銀行的形式出現,內地的基金、投資銀行至今仍不成氣候。散戶的特色就是投機,短炒,因此,今日中國A股市場中的創業版股,細價股炒得火熱,市盈率(P/E)高達60倍、100倍比比皆是,相反的,藍籌股乏人問津,P/E值僅10倍,這就是為什麼由藍籌股組成的上海綜合指數在今年4月依然創5年新低。


很自然有人擔心滬港通開通之後,香港股市會被內地股民佔領,也變成一個只有投機沒有投資的市場,實際上,投機活動在全世都有,今日香港的細價股也一樣炒得火熱,不少炒家、莊家來自內地,他們早已通過其他渠道把錢帶到香港大炒特炒,近來香港殼股吃香,理由之一就是不少內地莊家前來香港炒作。


大鱷對細股沒興趣

不過,相信內地炒家不論有多強,也絕對不是國際大鱷的對手,國際大鱷不會對細價股有興趣,他們興風作浪的對象也是藍籌大股為主,國際上仍有許多保守的退休基金是股票的長期投資者,買股收股息,滬港通開通後,相信國際資金依然會好好地看守香港的藍籌股,同時,也會通過滬港通進軍中國的A股市場,近來,在香港上市的兩隻A50中國ETF成交額急增,已有國際大戶通過現有的QFII及RQFII偷步進軍中國A股市場。


大學教授

[曾淵滄 滄海明珠]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